产经

前三季度黑龙江省渔业产值131.7亿元 同比增长5.8%

12月24日,2024黑龙江“冷水鱼·冬捕季”系列活动新闻发布会举行。记者在会上获悉,2024年前三季度,黑龙江省水产品总产量达64.3万吨,同比增长5%,渔业产值131.7亿元,同比增长5.8%。

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厅长庞海涛介绍,黑龙江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冷水渔业发展,2022年制定出台《黑龙江省冷水渔业振兴行动方案》,提出大力发展科技渔业、绿色渔业、质量渔业、品牌渔业,推动龙江冷水渔业迈向了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竞争力更强的发展轨道。

做强科技渔业,在种业自立自强上实现新突破。持续推动冷水鱼种业振兴,鲟鳇、虹鳟、鲤科鱼类繁育技术已达国内领先水平,小龙虾、河蟹越冬、繁育养殖等试验研究已取得突破性进展。已建设国家级水产原种场1个、国家种业阵型企业1个,省级水产原良种场17个、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单位3个,水产种质资源场4个。

做大绿色渔业,在生态健康养殖上实现新突破。针对北方高寒气候特点,持续开展水产品绿色健康养殖技术推广“五大行动”,推广池塘标准化养殖、稻渔综合种养、大水面增养殖等生态健康渔业养殖模式,认定“五大行动”骨干基地48家。围绕提高优质水产品产能,推广大水面“一水一策”“塘育湖出”等模式,有力提升大水面生态冷水鱼产能。黑龙江省大银鱼、鲤鱼产量位居全国第二位。

做精质量渔业,在渔旅产业融合上实现新突破。聚焦推动渔旅产业融合发展,抓住龙江冰雪旅游火热的有利契机,连续两年高规格、高标准开展以“千年渔猎 生态渔业”为主题的黑龙江“冷水鱼·冬捕季”系列活动,打造龙江冰雪渔业嘉年华。聚焦打造食品产业集群,支持做好水产品精深加工“大文章”,推动绥芬河首站、黑龙江拓派、林甸泽及、杜蒙渔博源等一批水产品加工企业落地投产,延伸冷水鱼产业链条,提升产品附加值,带动周边农民增收。

做优品牌渔业,在打造龙江名鱼上实现新突破。突出省级公用品牌“黑土优品”引领,培育连环湖大银鱼、兴凯湖大白鱼、镜泊湖红尾鱼等特色名优品牌。目前,黑龙江省7家企业的55款冷水鱼产品被授予“黑土优品”农业品牌标识使用权,连环湖鳙鱼入选“全国首批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目录。哈尔滨市获评“中国寒地小龙虾之都”、大庆市被认定为“中国冷水鱼之都”、鸡西市和杜蒙县分别取得“中国兴凯湖大白鱼之乡”“中国大银鱼第一县”荣誉称号,越来越多更优、更绿、更香、更安全的龙江名鱼不断走向全国市场。

下一步,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将聚焦打造践行大食物观先行地,强化数字技术和生物技术赋能,以大力发展“四个渔业”为主线,以持续打造“冷水鱼·冬捕季”活动品牌为抓手,以加快冷水渔业振兴发展若干政策为支撑,以渔旅产业融合为路径,借力冰雪旅游火爆出圈态势,大力推进冷水渔业振兴,加快冷水渔业现代化、智慧化、规模化、品牌化、标准化发展步伐,给全国人民餐桌提供更加多样、更有营养、更加安全的优质龙江鱼。(温东升)


【责任编辑:孟菲菲】

中建对口支援长汀钢结构项目主体验收 15.7亿制造基地蓄势崛起

4月14日,位于中建集团对口支援的长汀绿色建材产业园内,福建省鹏远科工钢结构生产制造基地项目一期施工现场备受瞩目。只见两栋单层高16米以上重型车间厂房及宿舍1#楼已顺利封顶,完成主体建设和验收,工人师傅们全神贯注地进行施工作业,每一道工序都严谨有序、有条不紊地推进着,厂房及附属楼和宿舍等施工场地一片热火朝天的建设景象。

“破界·智生”对话聚焦青年创新 深探园林行业未来新动能

海沧潮涌,智变风生。当AI浪潮与生态文明建设同频共振,园林行业的未来正被数字技术与政策革新双重赋能。4月12日“破界·智生”大会上午场智慧火花的余温仍在流转,下午场的嘉宾对话将直面行业痛点,展开思想碰撞。六位青年对话报告以“智创未来”为主题,内容涵盖创新绿化模式、美丽乡村建设、城市更新等多个领域展示了他们在园林行业中的创新实践与思考。

漳州云霄供电:电力赋能 “链”通甜蜜产业

4月10日,在福建省好农康食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工人们熟练地对枇杷果进行清洗、削肉、熬制、烘干等多道工序,空气中弥漫的浓浓果香让人垂涎欲滴。一旁,国家电网福建电力“双满意”(云霄龙江韵)共产党员服务队正对车间内开关设备进行细致检查。

良种筑基科技赋能 黑龙江甘南县葵花产业“向阳而生”

“目前已进行到第三批次的试验,通过前两次的试验数据显示,发芽率均在90%以上,符合种植标准。”在甘南县向日葵技术服务中心的检验室,检验员王萌正依据随机抽样法,对不同品种的种子进行发芽率试验,为今年春耕筛选出“冠军种子”。

以负责任的榜样 引领可持续的未来!第二届“ESG榜样”盛典成功举办

12月5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第二届“ESG榜样”盛典》在北京成功举办。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南方电网、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河钢集团有限公司、贵州茅台、隆基绿能、小米集团、伊利集团作为“中国ESG榜样企业”在现场分享企业的ESG优秀实践案例,诠释如何“以负责任的榜样引领可持续的未来”。

湿地之美看青海 多方行动护生态

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具有涵养水源、调节气候、改善环境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等重要生态功能。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