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钢铁行业并购重组浪潮再起,新一轮整合蓄势待发

中国经济信息联播( 何东 李小飞)近日,钢铁行业并购重组的浪潮再次席卷市场,多家钢企酝酿并购重组,以应对行业挑战,寻求新的发展机遇。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中钢协)在10月25日召开的信息发布会上明确表示,将加快研究推进产能治理和联合重组,这一消息无疑为钢铁行业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据中钢协介绍,当前联合重组和落后产能退出通道均需要政策支撑。一方面,工业和信息化部已暂停公示、公告新的钢铁产能置换项目,堵上新增产能的入口;另一方面,要尽快建立已有产能退出机制,创造条件引导落后产能退出,促进钢铁产量导向优势产能。中钢协已着手加快相关研究、开展专项调研,研究提出促进联合重组和完善退出机制的一揽子相关政策建议。

07 - 副本.jpg

近年来,钢铁行业进入“存量优化”阶段,下游需求持续低迷,粗钢表观消费量降幅大于产量降幅,钢材价格持续低位,叠加原料价格持续居高不下,行业利润整体下降。在这种背景下,钢铁企业积极寻找“破局之路”,通过调整产品结构、淘汰落后产能、实现绿色低碳转型升级,行业集中度持续上升。


多项政策印发,持续推动钢铁行业兼并重组。早在2022年,工信部等部门印发的《关于促进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就提出,鼓励跨区域、跨所有制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去年8月,工信部等部门再次印发《钢铁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提到鼓励行业龙头企业实施兼并重组,建设世界一流超大型钢铁企业集团,推动全国钢铁产能优化布局。


长江证券研报认为,并购重组是部分连续亏损的钢企维持上市地位的重要途径。在2022年以来的行业下行趋势中,部分上市钢企已经出现连续两年亏损,且后续盈利形势或并不乐观。随着退市机制的完善和趋严,上市钢企集团或通过将盈利资产注入上市公司,亦或者将亏损的钢铁业务置出,以求避免退市的风险。


银河证券认为,工信部暂停钢铁产能置换工作,有助于防止新一轮产能扩张,维护市场供需平衡,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同时,旨在引导企业将精力从规模扩张转向技术创新、绿色低碳、智能制造等高质量发展路径。


在并购重组的浪潮中,多家钢企已有所行动。例如,中铝沈阳有色金属加工有限公司国有股权无偿划转给攀钢,标志着鞍钢集团、中铝集团两大央企专业化整合正式落地。中国宝武则完成了对中粮包装控制权的争夺,并对几内亚西芒杜铁矿项目进行了股权收购。此外,敬业集团收购了日钢营口中板、连云港兴鑫钢铁两家公司100%股权,沙钢股份也收购了东北特殊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持有的东北特钢集团山东鹰轮机械有限公司67%的股权。


从央企整合到跨国收购,从股权收购到增资扩产,中国钢铁企业通过上述一系列大动作不仅稳固了企业市场地位,还为行业开辟了新的增长路径。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全国已披露的重大重组事件高达130起,较去年同期翻了一番以上,增幅高达116.67%。这一连串数字的背后,是企业通过并购重组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提升市场竞争力的强烈意愿。


在并购重组的浪潮中,一些具有潜力的钢企也备受关注。证券时报·数据宝以总市值低于100亿元、公司属性为中央国有企业或地方国有企业为标准,梳理出A股钢铁行业的中小市值的央国企股,共有11股入选重组并购潜力股。其中,业绩不佳的公司进行重组并购的可能性较高,如安阳钢铁、酒钢宏兴、八一钢铁等。而资产负债率较低的公司具有更好的“壳”价值,如金岭矿业、金洲管道、河钢资源、宝地矿业的资产负债率在50%以下。


未来,随着并购重组政策的持续推进和市场的不断成熟,钢铁行业的整合步伐将进一步加快。通过并购重组,钢铁企业不仅可以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市场竞争力,还可以推动行业向绿色低碳、智能制造等高质量发展路径转型。可以预见,新一轮的钢铁行业并购重组浪潮将为行业的未来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责任编辑:欧阳雪】

GE医疗携十余家核心供应商参展第二届链博会 首次展示核医学精准医疗全产业链布局和实践

2024年11月26日,北京——在第二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以下简称:链博会)上,GE医疗集中展示了其国产供应链的最新智造成果,面向高端医械和未来产业,共建极具韧性的产业链集群,推动医疗新质生产力发展,推动中国和全球供应链相互融合、共荣共赢。

金融活水润泽小微:多举措破解融资堵点

小微企业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其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一直是制约其发展的瓶颈。然而,近年来,随着国家金融政策的不断优化和金融机构的积极创新,小微企业融资环境正逐步改善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