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金融活水润泽小微:多举措破解融资堵点

001.jpg

小微企业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其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一直是制约其发展的瓶颈。然而,近年来,随着国家金融政策的不断优化和金融机构的积极创新,小微企业融资环境正逐步改善。本文从多举措破解融资堵点、引导金融活水持续润泽小微企业的角度,探讨如何进一步推动小微企业的健康发展。


优化融资机制,搭建银企精准对接桥梁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丛林表示,为打通小微企业融资的堵点和卡点,金融监管总局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建立了支持小微企业的融资协调工作机制。这项机制的核心是在区县层面建立工作专班,一手牵企业,全面了解辖内企业实际经营状况,精准帮扶,切实解决企业的融资困难;一手牵银行,疏通信息传递和资金传导的堵点和卡点,确保依法合规经营、有真实融资需求、信用状况良好的企业能够及时获得发展所需要的资金。


优化无还本续贷政策,缓解企业资金周转困难


针对小微企业融资中的续贷难题,金融监管总局对无还本续贷政策进行了优化调整。符合条件的续期贷款不能单独因为办理续贷而下调贷款分类,银行应加强风险管理,综合考量借款人的履约能力、担保等因素,合理确定续期贷款的风险分类。此外,续贷政策的适用范围也阶段性地扩大到中型企业,为更多企业提供资金支持。


发挥保险的保障作用,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在工程建设、外贸出口等相关领域,金融监管总局推动履约保证保险、关税保证保险来替代保证金,帮助企业盘活存量资金,减少资金周转压力。同时,推动出口信用保险公司采用“信用保障+保单融资”的综合金融服务方式,帮助出口企业减少后顾之忧。这些措施不仅降低了企业的融资成本,还提高了其融资可得性。


完善尽职免责制度,激发基层信贷人员积极性


为提升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质量,金融监管总局完善了尽职免责制度,明确了各类免责的情形。对于基本履行了岗位职责、仅有轻微过失的人员,可以减责或者免责。这一制度的实施为基层信贷人员松绑减负,营造了尽职免责、鼓励担当的积极氛围,提高了金融机构落实助企帮扶政策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创新金融产品,满足小微企业多样化融资需求


针对小微企业融资需求的特点,金融机构不断创新金融产品。例如,针对科技型企业技术密集、专业性强等特点,银行探索构建科技型企业专属评价体系,以破解科技型企业缺抵押、缺担保的融资痛点。此外,还围绕科技型企业不同生命周期,做好产品迭代,提高产品适配性。这些创新产品的推出,为小微企业提供了更加多样化的融资选择。


强化金融科技应用,提升金融服务效率


随着金融科技的发展,金融机构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提高了对小微企业的风险评估能力和贷款审批效率。例如,广西防城港市当地银行机构联合税务部门依托数字化方式,挖掘小微企业的融资信用,打通信贷投放堵点。这种金融科技的应用不仅降低了金融机构的运营成本,还提高了小微企业的融资便利性。


综上所述,通过优化融资机制、优化无还本续贷政策、发挥保险的保障作用、完善尽职免责制度、创新金融产品以及强化金融科技应用等多举措的实施,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正在逐步得到解决。未来,随着国家金融政策的持续优化和金融机构的不断创新,金融活水将持续润泽小微企业,为其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作者为本网首席编辑)



【责任编辑:李文闻】

GE医疗携十余家核心供应商参展第二届链博会 首次展示核医学精准医疗全产业链布局和实践

2024年11月26日,北京——在第二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以下简称:链博会)上,GE医疗集中展示了其国产供应链的最新智造成果,面向高端医械和未来产业,共建极具韧性的产业链集群,推动医疗新质生产力发展,推动中国和全球供应链相互融合、共荣共赢。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