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厦门轻工集团2025首季“开门红”:制造业板块两位数增长 创新转型亮点多

2025年开春以来,厦门轻工集团深入贯彻落实全市持续深化拓展“三争”行动、开展“奋力拼搏、奋勇争先”专项行动部署会精神,以向“新”而行,提“质”发展为主题,干字当头、以快争效,以实干夺取一季度“开门红”。

4月8日,轻工集团召开一季度经营分析会。一季度,集团多项经营指标稳步增长,营收、利润实现双增长:其中,营业收入连续三年突破同期新高,同比增长5.1%,利润总额同比增长9.6%。旗下制造业板块工业总产值、营收、利润三大指标均实现两位数增长,同比分别增长21.2%、12.2%和44.6%。核心制造主业围绕“创新”“提质”,正加速驶向“求变”“求快”转型步伐,展现高质量发展的蓬勃态势。

工业制造:转型升级步履昂扬

生产按下“快进键”,交付跑出“加速度”。集团权属三圈电池公司保持2024年大幅增长的态势,一季度营收、利润再获双高,同比增长38%。“二次”电池转型成功后保持强劲的增长态势,一季度锂电软包订单落地37.84万组,同比增幅近100%。凭借“差异化”电芯制造优势,快速介入轻便交通工具动力电池及换电租赁市场,加速布局新赛道。

▲三圈智联启动电源、两轮电动车电池

▲古龙食品沙茶系列新品

权属古龙食品公司围绕“固本兴新”,全新组建休闲软包事业部和新媒体新渠道事业部,集中资源发力软包休闲食品、冻品等新赛道,并加快与日本福德达公司、四川泸州老窖集团等知名企业的合资合作,深化对外协同布局。一季度实现营收基本持平,利润同比增长286%。

▲通士达布局拓展新能源充电桩业务

面对美国对全球征收“对等关税”的挑战,权属通士达公司负责人于近日赴美与合资方洽谈,协力加快海外工厂设立步伐。成立灯具创新研发团队,深化与科研院校合作,加速在照明、新能源和智能制造领域的转型升级。一季度实现灯具业务营收同比增长12.6%,自营出口业务同比增长13.8%,国内业务同比增长8.8%。

▲通士达安保巡逻机器人

模式创新:制造业供应链融合发展

围绕打造制造业供应链服务平台,权属轻工供应链公司持续推进供应链业务转型及模式创新,一季度新增钼铁及新能源碳酸锂产品委托加工项目,促进实现工业产值同比增长27%,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8.2%,加快赋能工业制造转型升级。

▲轻工创投荣获“2025产业投资100强”

谋划推动资本与产业双轮驱动。近日,在“2025中国产业资本峰会”上,权属轻工集团创业投资公司荣登“2025产业投资100强”榜单。围绕轻工制造,全力发挥厦门国升轻工新兴与未来产业母基金的牵引作用,加大力度布局新兴产业、为实体产业赋能。

科技研发:技术攻关再添实绩

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持续加码研发投入。截至3月底,集团投入研发资金1,533万元,同比增长17%,工业板块研发投入强度4.04%;完成申报专利14件(其中发明专利5件),2项省、市级科研项目。

通士达与集美大学联合完成《智能巡检系统技术研究与开发》项目,申报省级2025年技术创新重点攻关及产业化项目。古龙食品参与的《海洋鱼胶原蛋白对肉糜凝胶化改性的作用研究及其在休闲肉制品中的应用》项目已通过市科技局验收,并成功投入产品应用。三圈电池钠离子电池研发取得新进展,预计二季度可实现产线落地。

拥抱变革:解放思想持续创新

 “发展才是硬道理。”轻工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刘冬林在一季度分析会上表示,面对当前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各企业要扭住既定的目标和重点工作,聚焦“国有轻工业制造与投资商”的责任使命和功能定位,整合全集团资源,凝聚发展合力,干字当头、以快争效,共同推动“1+4”高质量发展再添新绩;同时,要进一步解放思想,主动创新求变,强化提升四个意识(危机意识、思辨意识、包容意识、虎狼意识),奋力拼搏、奋勇争先,力争从一季度的“开门红”,实现全年度的“满堂红”。(金向友 庄秋风 通讯员 范苗)


【责任编辑:孙晓丽】

GE医疗携十余家核心供应商参展第二届链博会 首次展示核医学精准医疗全产业链布局和实践

2024年11月26日,北京——在第二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以下简称:链博会)上,GE医疗集中展示了其国产供应链的最新智造成果,面向高端医械和未来产业,共建极具韧性的产业链集群,推动医疗新质生产力发展,推动中国和全球供应链相互融合、共荣共赢。

金融活水润泽小微:多举措破解融资堵点

小微企业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其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一直是制约其发展的瓶颈。然而,近年来,随着国家金融政策的不断优化和金融机构的积极创新,小微企业融资环境正逐步改善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