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

燕赵环保世纪行之走进大海陀-“智慧海陀”筑牢生态安全防线

11月5日,河北省人大常委会联合河北省林业和草原局组织的“燕赵环保世纪行·走进自然保护区”采访团,走进了大海陀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现在右边屏幕看到的画面是我们之前拍摄到一些影像,这是国家一级保护鸟类金雕、黑鹳,这是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斑羚、豹猫、勺鸡、鸳鸯等。左边的画面是我们近期实时监测到的一些保护动物,这些画面都是通过物联网管控系统实时上传的。”站在大海陀保护区管理处防火指挥中心监控室内,监控员狄亚楠正在向记者们介绍。

 

图片1.jpg

图为2024年5月11日,“智慧海陀”数字化综合管理平台监测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鹳画面 

大海陀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河北省赤城县西南45公里处,南部与北京市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北京市玉渡山自然保护区相接,属于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以典型的暖温带山地森林生态系统,保存较为完好的华北落叶松次生林、天然油松次生林、珍贵稀有动植物资源及其栖息地为保护对象,森林覆盖率达83%。记录有野生维管束植物111科449属960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8种;脊椎动物65科206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30种。

1999年经省政府批准成立省级自然保护区,2003年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10年划归张家口市林草局管理。

 图片2.jpg

图为大海陀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近年来,大海陀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建成“首都两区”为目标,大力推进数字化建设和管理,构建起以技防为主、人防物防并重的防控体系,坚决筑牢首都生态安全屏障。

保护区以林长制改革为抓手,建立起“总林长—片区林长—网格林长”三级管理体系,推行“林长+警长”模式,形成生态资源保护强大合力。并常态化开展巡林护林、生态环境监测、疫源疫病监测、野生动植物救护等工作,实施“绿盾”专项行动巡查巡护,有效减少保护区内人类活动及干扰。

以“智慧海陀”平台建设为载体,保护区大力夯实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升林草资源保护能力。建成防火指挥中心、生态监测站,完成森林防火视频监控基站、无人值守站、人脸识别系统等设施建设,不断提升监测预警和应急指挥能力。建设瞭望塔3座,防火物资主库3处、副库6处,升级改造了基层管护用房,解决了山区通信盲点。投资1573万元,组建“智慧海陀”数字化综合管理平台,分9大板块219个点位,基于防火预警系统、智能巡护系统、生态监测系统和红外监测系统,配备手持巡护终端50套、动植物检测设备10套、防火预警系统28套、红外相机108台,设有林区重点监控卡口29个、生态监测卡口及语音提示杆各22个。目前,借助该平台气象预报、自动识别火情、自动报警等功能,已实现对保护区80%以上区域火情和动物活动轨迹的全天候全方位实时监测,实现监测指挥“一张图”。

 图片3.jpg

图为“智慧海陀”数字化综合管理平台监控画面 

“海陀山植被生长茂盛,许多游客也慕名而来,保护区防火管理难度大,形势严峻、任务艰巨。”保护区管理处副主任郭富贵说。

大海陀山高林密、地势复杂,以前防火巡护工作主要依靠护林员巡山穿林,工作强度大、危险性高,遇有浓雾等恶劣天气更加吃力。“自从有了‘智慧海陀’,我们足不出户就可以对保护区进行全天不间断的实时监测。”狄亚楠介绍说,一旦出现疑似火情信号,系统就会立即发出警报,工作人员通过固定监控摄像头,快速查看预警地点的实时影像,同时调度附近巡护人员进行现场确认,如果短时间难以到达的高地或密林,还会启用无人机进行近距离观察。

施家村检查站是保护区森林防火的最前端卡口,是途经保护区车流量最多的站点,节假日每天多达1000余辆。“2021年我们投资160.9万元,在该路段建设公安智慧检查站4处,并实现与公安专网链接。当车辆进入扫描区域,车内人员脸部朝向摄像头或出示身份证,即可快速完成检查登记,大大提高了核验效率。”保护区管理处主任姚大军表示,保护区设有2个管理站、4个固定检查站,一线护林防火人员四十余人,组建有一支专业森林草原消防队伍,以“人防、物防、技防”三措并举,保护区取得了连续70余年“零火情”的成绩。

 图片4.jpg

图为大海陀管理站站长岳海峰正在介绍智慧检查站

在“智慧海陀”的加持下,保护区动植物的数量和种类也在不断增加,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得到了更好守护。去年通过系统发现了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山西杓兰。今年又连续监测到被誉为“鸟中大熊猫”的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黑鹳,以及河北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苍鹭,生态环境持续向好。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保护区实施生态就业,聘用专职护林员29名,年均增收4万元以上;在符合条件的贫困户中选聘季节性护林员9人,年增收2400元。依托丰富的生态资源,还积极推进文旅产业发展。“海坨山谷”度假项目等文旅产业,为500余村民提供了就业机会;大海陀、闫家坪、姜庄子等村庄通过项目征收土地、荒山荒坡流转分红等方式,人均增收2万元以上;保护区周边村庄陆续发展农家院18家,每户年收入10万至20万元,农村居民人均收入水平实现较快增长,实现经济、生态保护和民生改善多赢。( 王金友 王虹敏)


【责任编辑:李航】

云霄供电:消除供电“卡脖子” 保障群众用好电

4月14日,国网福建漳州云霄县供电公司组织施工队加紧对10千伏下寨线97号~109号杆的线路进行改造,全面解决该线路存在的供电“卡脖子”问题,全力保障下寨、下崎等4个行政村广大群众用上放心电、满意电。

中免集团深度参与第五届消博会 共探全球消费创新发展新路径

4月13日至18日,由商务部和海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五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以下简称“消博会”)在海南举办。中国旅游集团连续第五次参与盛会。13日上午,第五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开幕式暨“购在中国”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召开。

哈尔滨市2024年招商引资成效显著 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布局

4月15日,在黑龙江哈尔滨举办的“推动高质量发展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哈尔滨新篇章·促消费、优环境专场”新闻发布会上,哈尔滨市企业和投资服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刘向英介绍,哈尔滨市充分挖掘资源和产业优势,集中力量、招大引强,因地制宜吸引一批优质企业、大项目好项目落地,为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绥芬河市“个转企”全程电子化首例成功,转型升级迈入新篇章

近日,绥芬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首个“个转企”全程电子化变更登记成功办结。它标志着绥芬河市通过全程电子化变更登记完成“个转企”的经营主体开始。首个拿到“个转企”全程电子化变更登记营业执照的经营者王女士说:“随着业务不断扩大,一直想办理一本企业的营业执照。

2025年春运今日启动 武铁发送人数预计再创新高

2025年春运今日正式启动,自1月14日至2月22日,为期40天,中国铁路武汉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武铁)预计发送旅客2438万人次,日均60.95万人次,同比2024年春运增长5.5%,再创历史新高。

青海省玉树州捐赠200万元物资驰援定日县地震灾区

1月10日下午,一辆满载18吨玉树牦牛肉、扎什加羊肉等紧急救援物资的大货车,从青海省玉树州曲麻莱县发车,预计将于1月13日抵达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为地震灾区群众送去急需的生活援助,捐赠物资总价值达200万元。

中国铁建电气化局驰援西藏定日县抗震救灾

中国铁建电气化局集团公司驻藏项目部迅速反应、闻令而动,根据西藏指挥部抗震救灾统一部署,火速排查驻地及各工点情况,及时梳理工点人员、车辆、发电机等救灾资源随时待命,同时成立抗震救灾工作组,与当地政府取得联系配合紧急开展各项抢险救灾工作。

河北石家庄多措并举推动林业生态建设高质量发展

2024年,河北省石家庄市严格按照河北省委省政府有关部署要求,多措并举,多点发力,统筹持续开展国土绿化,不断激发集体林权制度活力,全面深入推进林长制改革,推动了林业生态建设高质量发展,厚植了省会生态底色。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