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秋风 林建辉 马海彤)作为观察中国食品产业,特别是地方特色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窗口,7月16日,第六届中国漳州(龙海)食品博览会在福建漳州龙海博览园开幕。本届食博会以“美味漳州、香约龙海”为主题,为期4天,展览面积4.8万平方米,吸引了来自国内外359家知名食品产业链企业参展,集中展示产业创新成果与升级路径。
立足产业根基 展现集群优势
漳州作为南方首个“中国食品名城”,拥有“中国罐头之都”、“中国食用菌之都”等多张国家级名片。漳州市副市长林少金在开幕式上介绍,食品加工产业是漳州第一支柱产业,现有规模以上企业752家。2024年实现产值1338亿元,食品出口总值达293亿元,位居全国地级市首位。依托这一雄厚基础,龙海区作为全国唯一的“中国休闲食品名城”县(区),汇聚食品企业近千家,产业产值超600亿元,休闲食品产业入选省级特色中小企业产业集群,预制菜产业入选全国百强基地。
聚焦创新驱动 培育新质生产力
本届食博会不仅是产品展示平台,更是产业创新风向标。数字化赋能:“龙食云展”线上平台正式上线,旨在为龙海食品企业提供全天候展示与获客渠道,推动产业数字化进程。30家本地企业携80款产品通过直播矩阵进行推广,并创新性开展线下“探厂选品”活动,促成意向订单超亿元。品牌化建设:首次发布“龙海食品”区域公用品牌LOGO,强化“龙海制造”品牌认知与规范。产学研融合:龙海区与浙江大学签署协议,共建食品产业联合研究中心,此举将为产业关键技术突破和转型升级提供智力支持。
食博会现场充分展示企业的创新实践。图牛食品:主打IP化战略,通过3D动画传递健康理念,主推黄油牛奶卷采用进口黄油及鲜蛋工艺;依托政府支持更好拓展海外渠道及自动化设备引进,提升产品标准化水平。 旺家福食品:此次老卤系列2025年产值销售预计翻倍,线上线下借力政府跨境资源加速海外布局。福建甘田食品(棒叔叔品牌):以闽南传统米糕工艺为核心,通过朴朴集团供应链验厂,实现传统技艺与现代渠道深度融合。七点食分供应链:首创“爆款驱动-智能工厂-产业集群”模式,楼上生产、楼下发货的垂直体系降低物流成本30%,以“一件代发”赋能中小商家零库存创业。
中国食品报社总编辑刘彤在发言中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是重塑食品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需着力推动科技创新、数字化转型、绿色发展和一二三产融合。
深化开放合作 拓展国际视野
博览会国际化特色显著。除覆盖焙烤糕点、休闲零食、肉制品、冻干食品等全产业链外,特设清真食品馆、休闲食品国际展区等,吸引阿根廷、泰国、越南、意大利等多国经贸团体携特色产品参展。同期举办的“食品产业出海清真注册认证专题讲座”等活动,为企业拓展国际市场提供专业支持。
汇聚发展动能 签约成果丰硕
开幕式现场举行了漳州市食品产业及龙海区招商推介会,共签约项目20个,总投资额42.97亿元。重点签约项目包括:福建省投资开发集团与龙海区战略合作意向;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与龙海区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中冷绿能冷冻食品产业链项目;漳州凯莱酒店项目;多个龙海区食品产业项目。这些项目的签约将为漳州食品产业链补链强链延链注入新动能。
面向未来规划 强化平台赋能
龙海区委书记叶毓在开幕式致辞中阐述了区域发展蓝图:龙海区将以“十五五”规划为起点,以“科技创新”为引擎,紧扣漳州市“建设现代化滨海城市”战略部署,锚定“厦门湾南岸中心城区”目标定位,全力打造“国际休闲食品名都”。
中国漳州(龙海)食品博览会自2018年首届举办以来,已成为行业标杆展会。龙海区政府秉承“为企办展、助企发展”宗旨,持续深化“美食+文化+科技”融合,为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业内分析指出,该博览会作为专业化、市场化的产业平台,将持续推动区域食品产业升级、深化国内外合作,进一步擦亮漳州“中国食品名城”的金字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