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并举推动全市林业生态建设高质量发展
2024年,河北省石家庄市严格按照河北省委省政府有关部署要求,多措并举,多点发力,统筹持续开展国土绿化,不断激发集体林权制度活力,全面深入推进林长制改革,推动了林业生态建设高质量发展,厚植了省会生态底色。
坚持“四化”并重科学造绿提高国土绿化质量
以林业生态项目为支撑,坚持“四化”并重,科学植绿造绿,全市国土绿化质量显著提高。坚持发展系统化,按照以水定林和突出区域功能的原则,以流域为单元,宜林则林、宜灌则灌、宜封则封、宜草则草,区域规模化连片推进,在山区重点实施“引乔入灌、引彩入绿”,在平原地区重点实施村庄绿化美化和游园建设,全市有10个县(市、区)被评为“河北省森林城市”,成功创建森林乡村159个。坚持植绿科学化,在植绿过程在,科学确定建设内容、造林方式、造林树种等,采用信誉好、责任心强的专业队伍造林。严把整地关、苗木关、栽植关、管护关等造林关键环节,强化起苗、运苗、栽植、浇水等有机衔接,做到“环环相扣,一招不失”。推广使用水平沟、鱼鳞坑、地膜覆盖、容器育苗等先进造林技术,大力推广“郝式造林法”,造林成活率提高到90%以上,实现了科学造林绿化。坚持造林持续化,把培育壮大林果产业、发展沟域经济作为太行山区农民增收致富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在井陉、平山、赞皇和灵寿建成规模大、标准高、效益好的药用酸枣、连翘、花椒等林业产业带和基地群共30万亩,实现生态建设与农民增收互惠会赢,推动了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大力推进绿美结合,在绿化重点区域种植彩叶树种,实现绿化、美化、彩化,提升了森林生态景观效果,打造了平山驼梁和忽忽水、灵寿漫山花溪谷和五岳寨、井陉仙台山等多个旅游观光网红地,促进了当地旅游业发展。坚持项目化支撑。争取到中央财政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2.5亿元、太行山生态综合治理4.26亿元和省级太行山绿化示范项目0.6亿元,制定了项目管理办法、资金管理办法等一系列制度规范,压实了“五方”责任,确保了造林绿化项目落地生根。目前,全市完成国土绿化面积127.06万亩,超过109.2万亩年度任务的16%,提前完成全年目标。
大力提高营造林质量国土绿化生态底色不断增厚
有序开展集体林权改革积极构筑兴绿新模式
林草兴则生态兴。按照国家、省关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的部署要求,以规范林权流转为保障,稳步推进林业规模化产业化兴绿新模式,在确保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有序推进同时,实现绿、美、富三方共赢。规范林权流转,培育林业适度规模经营。落实集体林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运行机制,鼓励通过市场化方式开展林权交易,引导农民通过出租、入股、合作等方式流转林地经营权,促进林业及相关产业健康发展。目前,全市已培育林业新型经营主体600余家,经营林地面积总92万余亩,流转林地23.5万亩,产值近7亿元,其中,井陉矿区林地流转总面积达1.6万亩,占集体林地面积的89%,形成9家总经营面积1.2万亩的林业经营主体,占集体林地总面积的67%。突出地域特色,推进林业产业提质增效。实施兴林富民行动,科学布局经济林产业,在井陉县发展连翘产业,实现年产连翘600余吨,力争到“十四五”末,打造40万亩连翘种植基地,在赞皇县发展酸枣产业,连续两年举办中国·赞皇酸枣仁产业发展大会,着力打造现代化环保型酸枣加工产业集群。推动森林资源合理利用。鼓励支持造林企业、林业大户、合作社等参与发展林业产业,开展林下特色养殖、林菌、林药等项目,进一步拓展了增值途径。2023年以来,新发展林下经济面积5.7万余亩,吸引社会资金5600余万元。开发林业碳汇项目,推进林业碳汇交易。赞皇县依托丰富的林业资源,完成石家庄市林业碳汇首单交易,交易碳汇量25156吨,交易金额150.936万元。平山县、井陉县等县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转化路径,开发集体林碳汇36.3万亩,绿水青山逐渐变成金山银山。
井陉县打造的万亩花椒示范基地
推深做实林长制构建“林长+”护绿管理体系
将推深做实林长制与基层治理能力的深度融合,在责任上再落实、在管护上再加力、在社会动员上再加强,全市林草资源得到进一步保护。创新“林长+系统谋划”机制。以林长制为抓手,立足全市林草资源禀赋,持续完善市县乡村四级林长体系,市县网格化管护全覆盖。市级林长围绕国土绿化、森林草原防灭火等林业工作先后签发10次批示,为做好林草工作提供强力支撑,并到一线解决问题,树立了工作导向,传导了工作压力,带动全市13738名四级林长履职尽责,打通了终端见效的“最后一公里”。今年以来,全市召开县级林长会议26次,发布县级总林长令28个,市县乡村四级林长巡林52万次,巡林里程251万公里,发现、解决相关问题2128件。打造“林长+护林”新模式。构筑森林安全新防线。强化协同治理,健全完善部门协作机制,与公安、交通、电力、通信、园林、水利、农业等部门协调联动,构建了“市级领导包县、县级领导包乡镇、乡镇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组、组包户、护林员包山头”的森林防灭火网络,筑牢了森林防火“坚强防线”。集中防治春尺蠖及美国白蛾面积67.2811万亩,发生区实现防治率100%,监测覆盖率100%,组织开展“护松2024”打击涉松材线虫病疫木违法犯罪行为专项整治行动,出动执法人员347人次开展监督检查,有效阻止了松材线虫病传入。发挥基层林长、护林员作用,加大巡林巡查力度,扎实开展打击毁林毁草专项行动,集中查处行政案件45起,收缴罚金399.290339万元,恢复林地 7.766451公顷,恢复草地4.5657公顷。构建“林长+社会共治”新格局,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在世界湿地日、世界野生动植物日、植树节、爱鸟周等重要时间节点,进学校、公园开展宣传活动,发动社会各界在“绿色文章”中做深做细,着力营造全民爱林护绿的浓厚氛围。设置林长制公示牌256块,公开林长责任区域和监督电话,主动接受社会监督,让林长制变为林长治。(王金友 王铁军 张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