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最新公告,对870个产品予以地理标志产品认定,承载着辽宁海城耿庄镇百年农耕记忆的耿庄大蒜赫然在列。这张浸润着历史底蕴的“蒜名片”,在斩获2010年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后,再获国家级权威认可。

据介绍,海城耿庄镇的蒜香,源于得天独厚的自然馈赠。地处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性气候区,四季分明,为大蒜生长提供了绝佳条件。这份天赋早在清代便已彰显,彼时这里的大蒜因辛辣浓烈、蒜汁黏稠、捣后隔夜不泻汤的独特风味,成为敬献朝廷的贡品,“关东蒜乡”“贡蒜之乡”的美名自此流传百年。

科学检测更揭开了这份美味背后的“营养密码”:耿庄大蒜锌、钙、镁三种微量元素含量远超普通大蒜,还富含1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抗氧化能力出众。如今,这颗“贡蒜”早已摆脱传统种植的桎梏,在创新中焕发新生。当地瞄准市场需求,引进紫皮独头蒜等优质品种,推行以农家肥、生物有机肥为主的绿色种植技术,5000余亩蒜田遵循“3月播种、6月收获”的规律,亩产稳定在800公斤左右。

好蒜不愁销,口碑传四方。耿庄独头蒜已稳稳占据吉林、黑龙江等北方市场,天蒜、无臭大蒜等特色品类叩开高端市场大门,甚至吸引深圳客商专程采购,部分产品更通过深加工出口韩国。同时,耿庄镇已投入资金完善节水滴灌、冷藏库等配套设施,为反季销售筑牢根基,更引进黑蒜加工等项目,着手开发蒜粉、蒜油等深加工产品。
从清代贡蒜到双料地理标志产品,从田间种植到产业链延伸,耿庄大蒜正以全新姿态扛起“贡蒜之乡”的新荣光,为乡村振兴铺就充满蒜香的致富路。(张士龙 董楠楠)
【责任编辑:成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