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秋风 马海彤 通讯员 林志豪 谢文哲)为修复海洋生态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助力生态文明建设,近日,一场旨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态补偿增殖放流活动在厦门市欧厝渔业码头顺利举行。本次活动由厦门市城市建设发展投资有限公司牵头组织,是同安新城丙洲岛东北侧岸线整治工程生态补偿的重要内容。
▲增殖放流活动中正在进行清点
放流活动现场呈现一派繁忙而有序的景象。各参与单位为保障活动顺利进行,各司其职:执法人员对“验苗、抽样、计量、放流”等各环节开展全过程执法监督,确保程序规范;厦门大学、集美大学的专家对苗种质量、放流环境适应性进行专业评估;公证人员对放流数量统计过程进行现场公证,确保数据真实有效;研究所科研人员对放流操作进行技术指导,并采集相关样本用于后续生态效益研究。在各方共同努力下,一尾尾充满生机的鱼(虾)苗被缓缓放入大海。
▲执法人员现场核查检测报
据悉,本次增殖放流活动共计投放日本对虾苗与斜带石斑鱼苗约2.4亿尾,所有苗种来源均通过政府采购渠道,确保苗种的优质与安全。
此次厦门海域大规模增殖放流,是厦门市持续开展了23年海洋生态修复行动的一个缩影。自2003年启动以来,厦门已累计向海域放流水产苗种近80亿个单位,涵盖长毛对虾、大黄鱼、中国鲎等17个物种。仅2025年,厦门就计划通过“渔业资源保护增殖放流项目”放流经济物种苗种2.3亿个单位,而截至9月下旬已累计放流达3.47亿个单位,实际放流量已远超原定目标。
▲鱼苗流入大海
选择的日本对虾和斜带石斑鱼均是适应厦门本地海域生态环境的优质物种。多年的持续放流已显现出显著生态效益,据市场调查和渔民反馈,曾经在厦门海域多年不见的长毛对虾、大黄鱼等海捕产品,如今已能经常在市场上买到;厦门湾重新出现了野生大黄鱼、黄鳍鲷种群,日本对虾种群数量也随历年放流呈增长态势。同时,厦门休闲垂钓协会反馈,近年来厦门湾内垂钓物种和数量不断增加,特别是大黄鱼、黄鳍鲷增多尤为明显。
▲各参与单位集体合照
此次增殖放流活动,不仅是对同安新城丙洲岛岸线生态环境的一次有效修复和补偿,更是厦门市推动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加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行动。数以亿计的鱼虾苗回归大海,将有力促进本地渔业资源恢复,改善水域生态环境,为构建“水清、岸绿、滩净、湾美”的海洋生态画卷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厦门”建设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