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数智化专利装置为二次供水安全性保驾护航


中经联播讯(崔岳莹)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和城市供水系统的转型,二次供水系统作为城市供水的重要组成部分,正面临着从传统管理模式向智能化、高效化转变的挑战。在城市人口急剧增加的背景下,二次供水系统的运行管理、设备维护、水质保障等方面的需求日益凸显,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难以满足现代供水系统的需求。从第十一届全国创新创业论坛上了解到,昆山汉元经水水务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徐涛的两项专利:“供水进水口参数整合装置” 和 “窄带物联网远传阀控水表”,以信息集成和智能应用为创新特色,在中国第一次成功实现了智能化的供水进水资源管理,在行业中引发关注,成为二次供水行业技术创新的典范。其在全国范围内的推广也标志着中国二次供水行业迈向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的转变。徐涛创办的昆山汉元经水水务科技有限公司也因此被评为中国2023年度智慧城市领域 “年度最具引领企业” 。

传统二次供水系统存在诸多痛点,主要包括:水质监测难:传统系统缺乏对关键参数的实时监测,难以有效预防水质污染和水压不足等问题;水压不稳定:由于缺乏实时监控和调节机制,传统系统常常面临水压不稳定的问题;抄表效率低:传统水表依赖人工抄表,效率低下且易出错;水资源浪费:由于缺乏有效的监控和管理手段,传统系统常常存在水资源浪费的问题。徐涛先生的两项专利针对这些痛点,提出了创新的解决方案,有效提升了二次供水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和效率。

“供水进水口参数整合装置”通过集成多种传感器和数据处理模块,实现了对进水口水质、水压、流量等关键参数的实时监测和预警,确保供水系统的稳定运行。通过数据分析模块,该装置将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生成详细的运行报告,帮助管理人员及时发现潜在问题。“窄带物联网远传阀控水表”采用窄带物联网技术,实现了水表的远程抄表、数据远传和阀门控制,大大提高了抄表效率和管理水平,更有效防止了水资源浪费。

水是事关国计民生的基础性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经济资源。人多水少、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是我国的基本水情。虽然中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6位,但人均水资源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35%,全国有近三分之二的城市不同程度缺水。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节水是根本出路。但在广大地区,用水粗放、浪费的问题尚未根本解决,用水管理有待加强,节水措施有待完善,激励政策有待健全,监督力度仍需加强。徐涛的专利产品对于我国全面建设节水型社会、保障国家水安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都有着积极意义

目前,徐涛的两项专利已经广泛应用于全国各地的住宅小区、商业楼宇、学校医院等各类二次供水场景。随着智慧城市建设的不断推进,这两项专利将在二次供水行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有力支撑,我们将迎来一个更加安全、高效、智慧的供水新时代。


【责任编辑:李航】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