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

阿拉善高新区:工业千帆竞发潮涌动 破浪前行势如虹

岁月如歌,巨变如擘。近年来,阿拉善高新区工业发展腾笼换鸟,焕新赋能,迭代升级,构建起独具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从车间到产品,从工厂到产业园区,从传统产业到新兴产业再到未来产业,热火朝天的工业生产场景,散发着钢筋铁骨般的力量与火花飞溅的独特魅力。

01.jpg

串珠成链聚链成群谋发展

近日,记者走进位于阿拉善高新区巴音敖包工业园区的内蒙古灵圣蛋氨酸科技有限公司年产20万吨蛋氨酸项目建设现场,各类大型机器轰鸣作响,一片大干快干的繁忙景象,部分装置设备已进入安装阶段。内蒙古灵圣蛋氨酸科技有限公司综合办公室主任高贯文说:“内蒙古灵圣蛋氨酸科技有限公司年产20万吨蛋氨酸项目,现在已开工34个单体,设备采购已经完成了9亿元。预计在年底,丙烯醛车间能建成试生产,目前土建已完成80%,部分车间进入设备安装阶段。”

工业企业张弓满弦、生产线高效运转、产品源源流出……阿拉善高新区处处涌动着工业经济蓬勃发展的活力。近年来,阿拉善高新区加速布局生物医药、能源化工等产业,打造全产业链,推进工业技术改造,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同时,工业企业积极应对市场变化,历经企业改制、结构调整、转型发展等,工业内部结构日趋完善,多种经济体制竞相发展,工业发展活力十足、经济总量不断扩大。1-8月,阿拉善高新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9%,增速位列阿拉善盟第二位;规上工业总产值完成超过285亿元。“‘十四五’以来,阿拉善高新区以推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抓好重点产业链、特色产业链建设,加大延链补链强链力度,做大做强“链主”企业、龙头企业和重点企业,夯实产业链基础,优化产业生态,打造产业集群,持续提升园区产业链核心竞争力。”阿拉善高新区投促局副局长于强告诉记者。

企业串珠成链、产业聚链成群、发展集群成势,阿拉善高新区工业经济总量持续攀升。2024年,高新区共实施盟级重点工业项目31项,总投资780.72亿元,年内计划完成95.04亿元;1-8月,高新区招商引资到位资金73.8亿元,总量占全盟到位资金的50.3%,同比增长50.9%,高于全盟增速22个百分点。其中区外到位资金62.5亿元,总量占全盟到位资金的46.7%,同比增长33%。走进内蒙古圣氏化学股份有限公司年产300吨MAPD和DAP车间,新设备正在调试,工人们正在有序巡检,保障试生产顺利运行。内蒙古圣氏化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贺满华激动地说:“这几年在高新区政府支持和关怀下,从一个系列的产品扩展到三个系列的产品。目前,我们有几个产品因为产能不足,所以说计划在今后要继续扩展。同时,我们去年新建了一个车间,新上了一个项目,年产300吨的MAPD跟DAP产品,这也是属于我们主打产品的一个补充。目前所有试生产前的准备工作都已经办理完了,马上要进行试生产。”

科技赋能绿色转型升级

可视化管控、自动化生产、精细化管理……近年来,设备升级和技术革新的热潮不断席卷阿拉善高新区各大企业。

02.jpg

作为阿拉善高新区本土企业的代表之一,内蒙古庆华集团庆华煤化有限责任公司炼焦生产线上,一台拥有“360°旋转手臂”的智能巡检机器人正沿着设备上方的导轨缓缓“走”到设备前,不停转动着带有测温、采集表计数据、观测设备状态的“眼睛”,对生产线的正常运行情况进行探测。内蒙古庆华集团庆华煤化焦化事业部工程师曹冠林表示,“在投入运行前期,我们对这个机器人进行了点对点的测试,能精确识别各类仪器仪表的读数、设备的外观、温度状态,及时发现设备的缺陷。智能巡检机器人的应用将替代人工实现远程巡检。在事故和特殊情况下,可以进行特巡和定时巡检的任务,实现远程在线监测。在减少人工的同时呢,大大提高安全生产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04.jpg

扩产增效离不开科技支撑,如今,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持续投入升级新设备、新技术,扩能增产与高质量发展。近年来,阿拉善高新区以传统产业的高端化升级和前沿技术的产业化落地为主线,强化产学研合作,加速升级传统产业、发展新兴产业、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清晨,记者走进内蒙古泰兴泰丰化工有限公司厂区,厂区内绿树成荫,空气清新,眼前所见与印象中的传统靛蓝厂大不相同,这里干净整洁,没有刺鼻的异味。

内蒙古泰兴泰丰化工有限公司生产总监虞红铭说:“公司累计投入2.5亿元,实施了12余项技术改造,建成投运了水、气、渣全覆盖的环保设施,全力打造无异味工厂和绿色工厂,持续推进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

内蒙古泰兴泰丰化工有限公司的绿色发展成为阿拉善高新区推进企业绿色转型发展的生动实践。近年来,阿拉善高新区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产业转型发展全过程,鼓励重点企业提升改造,促进资源高效循环利用,引领行业高效化、低碳化发展。同时,阿拉善高新区聚力将园区打造成为承载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战场、发展新型工业化的主阵地,不断加强园区基础设施配套,推进园区优化整合、提档升级,激活园区承载力,吸引更多好项目大项目落户,促进更多科技创新资源和科技成果在高新区转化落地。

03.jpg

工业园区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战场,产业汇聚、活力涌动。如今,阿拉善高新区工业经济稳步提升、产业发展气势如虹、科技创新勇攀高峰,经济发展历经巨变、华丽转身,开启了建设现代化工业强区的崭新篇章。(赵小丽 王鑫 胡乌达木)

供稿:阿拉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责任编辑:孟菲菲】

齐齐哈尔创新构建现代化供热服务体系 打造北方寒地城市供热"鹤城样板"

本采暖期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以"民生温度"标注"发展高度",创新构建"源头治理-长效保障-社会共治"三位一体的现代化供热服务体系。紧紧围绕“保民生、提质量、优服务”的工作主线,以群众满意度为导向,通过创新管理模式、强化技术支撑、完善监督机制等举措,全面提升了供热服务质量,实现了“供热质量更稳、群众投诉更少、服务效能更高”的阶段性目标。

绥芬河自贸片区:以创新促自贸片区在发展中稳步前行

绥芬河自贸片区挂牌六年来,大胆闯、大胆试、自主改,形成了一批具有首创性、差异性、标志性的创新成果,这些创新措施和方法支撑绥芬河自贸片区在发展中稳步前行。据介绍,绥芬河自贸片区在2024年就率先试点开发应用了国际道路运输管理系统,司机可以在线上预申报电子运单和路单,来到口岸后将预填报信息一码上传即可,申报速度提升了一倍。

景德镇“吉祥鸟”2025第一飞 助力低空经济腾飞

1月1日,在江西省景德镇市浮梁通用机场,一架由中航工业研制生产的“吉祥鸟”AC311直升机带着空中警务巡逻的新使命腾空而起、扶摇直上,拉开了2025年国产民用直升机助力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序章。

河北赞皇县:激发集体林权活力 小酸枣成就大产业

近年来,赞皇县大力开展酸枣示范基地建设,以龙头企业带动规模化经营,激发了集体林权制度活力,探索出了一条酸枣产业高质量发展新路径,让小小酸枣成就了富民增收的大产业,真正实现了产业旺、经济兴、百姓富。

广西名特优品牌研讨会:为广西产品“走出去”提供强力支撑

11月20日,广西名特优品牌合作与发展研讨会在中国经济新闻联播网广西运营中心举行,与会各方就进一步强化广西名特优品牌的市场渗透力,加速企业产品的转型升级进程,积极探索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的创新路径与模式进行深入交流。

福建云霄供电:普及消防安全知识 筑牢“防火墙”

11月19日上午,国网漳州云霄县供电公司组织员工在云陵供电营业厅门口开展消防安全宣传活动,面对面地向群众普及安全用电、电气火灾预防等有关知识,引导群众筑牢用电安全“防火墙”。

河北邢台:找准突破口 林改添活力

河北省邢台市认真落实全省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和市委、市政府关于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决策部署,围绕8项重点深化改革任务,统筹部门和县乡力量,在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上取得阶段性成效。

福建连城电商:乡村振兴的超链接

在龙岩连城县这片充满生机与希望的土地上,电商宛如神奇的画笔,正精心绘制着一幅农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的绚丽画卷,成为驱动乡村振兴的超强引擎,展现出蓬勃的发展活力与无限潜力。

福建云霄供电:热血送温情 点滴聚爱心

11月12日,国网漳州云霄县供电公司组织开展“热血送温情点滴聚爱心”无偿献血活动,推动企业精神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助力生命续航。

黑龙江富裕县:金融帮扶为乡村振兴蓄势赋能

富裕县富海镇与江海证券有限公司召开助力乡村振兴座谈会,就富海镇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建设、打造电商品牌以及如何助力乡村振兴,促进特色产业发展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