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

武平举办乡村振兴艺术沙龙 探索"旅居文化"赋能乡村振兴新路径

7月13日,福建省龙岩市武平县三平二满生活咖啡馆内咖啡飘香、思想激荡,一场以“以优秀的文化引领乡村振兴”为主题的漫乡艺术沙龙如期举行。武平县委书记张丽华与众多乡村振兴实践者齐聚一堂,在交流碰撞中为当地发展锚定方向——以“旅居文化”为笔,绘就乡村全面振兴的壮美画卷。这场沙龙围绕旅居产业的发展路径、实践经验和未来规划展开深入探讨,为武平旅居事业的蓬勃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沙龙会场

名家指路:叩问本质明方向 旅居核心在“为民”

“乡村振兴为谁而兴?乡村建设怎么建?如何激活内生动力?”福建省永泰县政协二级调研员、民进福建省委会特聘专家张培奋的“灵魂三问”,拉开了沙龙的思想盛宴。他直指核心:“乡村振兴为民而兴,要回归传统生活方式,提升村民幸福感。”而旅居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其核心同样在于“为民”,既要让游客感受到乡村的独特魅力,更要让当地村民在旅居产业发展中受益。

针对部分地区“美丽乡村”建设中出现的“外表光鲜、民心疏离”现象,张培奋强调:“农民是主体,没参与就会从旁观者变成对立者。”这一观点在旅居产业发展中尤为关键。他以多地成功的旅居发展案例为例,分享激活内生动力的密钥:通过乡村振兴论坛、村民理事会、敬老节等活动,让村民从“要我参与旅居发展”转为“我要参与旅居发展”。他谈到,在一些旅居示范村,村民积极参与民宿经营、农产品销售、民俗表演等环节,不仅提高了收入,更增强了对家乡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其“政府不越俎代庖、企业不鸠占鹊巢”的观点,为武平旅居产业发展提供了深刻启示,即政府做好引导和服务,企业发挥市场作用,村民成为旅居产业的主人。

▲百家大院

▲兴贤坊

本土破题:旅居文化立标杆 优势与政策双驱动

武平县位于福建、江西、广东三省交界处,拥有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客家文化。“武平森林覆盖率高,是首批国家森林康养基地,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县,更有‘中国天然氧吧’等多张生态名片。”张丽华的介绍勾勒出当地发展“旅居文化”的独特底气。这里的青山绿水、清新空气成为吸引游客前来旅居的天然优势,而深厚的客家文化则为旅居增添了丰富的内涵。

她提出,依托生态人文优势,吸引追求品质生活的人群前来旅居康养,既能带动产业兴旺,更能让村民共享发展红利。这一思路得到广泛认同。原政协主席王云川以自身经历佐证:“城市人向往乡村宁静,2028年武平至广州高铁开通后,对接大湾区市场大有可为。”届时,便捷的交通将为武平旅居产业带来更多的客源,大湾区庞大的消费群体对高品质旅居的需求,将为武平旅居发展注入强大活力。

▲千鹭湖

事实上,武平早已迈开实践步伐,已经印发了《武平县旅居管家扶持办法》,打造旅居武平城市品牌,推动武平文旅康养产业高质量发展,同时完善文旅设施,策划推出多条文旅康养精品线路。这一办法的出台,为旅居产业的规范化、专业化发展提供了保障。旅居管家不仅能为游客提供周到的服务,包括行程安排、本地特色推荐等,还能及时收集游客的反馈,为旅居产业的优化升级提供参考。而多条文旅康养精品线路的推出,则满足了不同游客的需求,有的线路侧重生态观光,有的线路侧重文化体验,有的线路侧重康养休闲,让游客各得其所。

云寨村便是典范,依托万亩竹林与古村落资源,打造集民宿集群、农耕体验、康养休闲于一体的旅居综合体,年接待游客超30万人次,村民人均年收入较五年前翻番。云寨村的成功,是武平旅居产业发展的一个生动缩影,充分证明了武平发展旅居产业的巨大潜力。

▲云寨村

实践探路:成熟点位显成效 多元模式促发展

云寨村的蜕变是武平旅居产业发展的缩影。走进这个省级乡村振兴试点村,可见青瓦白墙的民宿依山而建,与周围的竹林、山水相得益彰,充满了乡村的韵味。竹编手作体验馆里游客与村民互动频繁,游客在村民的指导下学习竹编技艺,一件件精美的竹编作品在手中诞生,不仅让游客感受到了传统手工艺的魅力,也增进了与村民的交流。生态餐厅的食材皆取自本地田园,新鲜的蔬菜、散养的家禽,让游客品尝到了地道的乡村味道。“我们坚持‘村民主体、文化为魂’,民宿由村民参与经营,收益按比例分红。”村支书介绍,村里还成立文旅合作社,定期举办客家山歌会、稻田艺术节,让游客沉浸式感受客家文化。客家山歌婉转悠扬,稻田艺术充满创意,这些活动让游客深入了解了客家文化的精髓,也让客家文化在与游客的互动中得到传承和发扬。

除云寨村外,尧禄村以“油画村”为特色,吸引艺术家驻村创作,形成“创作+展览+研学”产业链。村里的房屋墙壁被艺术家们画上了各种精美的油画,整个村庄仿佛变成了一个露天美术馆。游客可以在这里欣赏艺术家的创作过程,参加油画研学课程,亲手绘制一幅属于自己的油画作品。这不仅为艺术家提供了创作的灵感和平台,也为游客带来了独特的艺术体验,推动了艺术与旅居的深度融合。

▲尧禄村

梁野山村依托梁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发森林徒步、星空观测等体验项目。梁野山有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和优美的自然风光,森林徒步让游客亲近自然、锻炼身体;夜晚的星空观测,让游客在远离城市喧嚣的乡村,欣赏到璀璨的星空,感受宇宙的浩瀚。这些项目满足了游客对自然探索的需求,让旅居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这些成熟点位的实践,各自形成了独特的旅居模式,印证了“旅居文化”的可行性,也为全县推广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簸箕饭

聚力前行:共谱振兴新篇章 多方协力谋未来

“云寨村的民宿如何标准化?客家文化该如何融入旅居体验?”沙龙讨论环节,村镇干部与实践者们聚焦具体问题建言献策,现场气氛热烈。有人提议完善交通、医疗等配套设施,认为便捷的交通是吸引游客前来旅居的基础,而完善的医疗设施则能让游客在旅居期间更加安心。有人建议打造“一村一品”旅居IP,每个村庄根据自身的特色资源,形成独特的旅居品牌,避免同质化竞争。更有人强调要借鉴云寨村经验,确保村民在产业链中“有岗位、有分红、有尊严”,让村民真正成为旅居产业发展的受益者。

共识在交流中凝聚:武平将制定专项扶持政策,在保持乡村原味的基础上,推动“生态+文化+康养”深度融合。未来,武平将进一步完善旅居基础设施,提升服务质量,加强旅居品牌宣传推广。同时,深入挖掘客家文化、红色文化等资源,将其融入旅居的各个环节,让旅居更具文化内涵。在康养方面,将结合当地的生态优势,开发更多适合不同人群的康养项目,如中医理疗、森林浴、瑜伽养生等。

▲梁野山

▲阳明村

正如张丽华所言:“要让‘旅居武平’成为品牌,让村民在守护绿水青山中收获金山银山。”

夜色渐浓,思想的火种已在武平大地播撒。这场沙龙不仅明确了“文化铸魂、旅居兴业”的路径,更凝聚起上下同心的力量。随着云寨村等示范点持续发力,高铁时代的机遇加持,武平正朝着“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旅居目的地稳步迈进,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书写着属于自己的精彩答卷。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旅居武平”将成为更多人向往的生活选择,武平的旅居产业也将迎来更加辉煌的发展前景。(庄秋风 陈金新 通讯员 刘熹)



【责任编辑:孙晓丽】

黑龙江绥芬河镇:多举措推进“诚信进机关”,筑牢政务诚信根基

为进一步提升诚信意识,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营造诚实、自律、守信、互信的营商环境。近日,黑龙江省绥芬河市绥芬河镇开展了“诚信进机关系列宣传”活动,推动诚信文化深入人心,提升党员干部道德素质与职业素养。明确主题,坚定决心。

衡德高速改扩建工程迈入路面施工新阶段 首段试验路成功摊铺

6月11日,衡德高速改扩建工程主体二分部迎来关键节点——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试验段顺利完成摊铺,标志着该标段项目正式踏入路面施工新征程。本次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试验段位于K82+500-K82+900右幅,长400米,宽4.6米,厚18厘米。

鹤城美食匠心传承 齐齐哈尔市金牌地方菜暨“名厨、名店、名菜、名小吃”餐饮技能大赛圆满收官

6月9日,齐齐哈尔市湖滨饭店宴会厅内人声鼎沸、佳肴飘香。由齐齐哈尔市总工会、齐齐哈尔市商务局主办的“走遍鹤城·寻味美食”齐齐哈尔市金牌地方菜暨“名厨名店名菜名小吃”餐饮技能大赛决赛隆重启幕。黑龙江省餐饮烹饪协会倾情助力,齐齐哈尔市直有关部门、市城投集团、市餐饮烹饪协会协同发力,宫匠坊、源香厨味食品、顶嘉啤酒友情赞助,来自齐齐哈尔全市的100多支参赛队伍齐聚于此比试比拼。餐饮是烟火人间的真实写照,是

福建华安东魁杨梅迎丰收季 精品化种植打造特色农业品牌

时值初夏,恰逢雨季,福建省漳州市华安县华丰镇罗溪村300多亩的东魁杨梅迎来了采摘季。漫山遍野的杨梅树郁郁葱葱,枝头挂满了紫红饱满的杨梅,十几名工人穿梭其间,忙着采摘、分装挑拣,一派丰收忙碌的景象,这是闽南山区独有的夏日“梅景”。

漳州龙海“杨梅经济”链动农文旅 场景创新激活区域经济

日前,“中国旅游日·龙海·全城‘梅’好”主题活动在福建漳州龙海区石码后港古街启动。活动以杨梅为媒,深度融合龙海农业特色与文旅资源,为市民游客打造了一场集美食品鉴、文化体验与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盛会。

依安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社会化服务助力大田播种高速推进

近年来,依安县积极探索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坚持“自愿参与、自主经营、政府服务、按股分红”的原则,充分发挥县乡村三级党组织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引导农户以自有承包地、村集体以集体耕地入股组建农民合作社,并支持农户整合亲属土地发展家庭农场,实行统一平台赋能、农业生产、资金监管、产品销售、收益分配的“五统一”运营模式

齐齐哈尔创新构建现代化供热服务体系 打造北方寒地城市供热"鹤城样板"

本采暖期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以"民生温度"标注"发展高度",创新构建"源头治理-长效保障-社会共治"三位一体的现代化供热服务体系。紧紧围绕“保民生、提质量、优服务”的工作主线,以群众满意度为导向,通过创新管理模式、强化技术支撑、完善监督机制等举措,全面提升了供热服务质量,实现了“供热质量更稳、群众投诉更少、服务效能更高”的阶段性目标。

绥芬河自贸片区:以创新促自贸片区在发展中稳步前行

绥芬河自贸片区挂牌六年来,大胆闯、大胆试、自主改,形成了一批具有首创性、差异性、标志性的创新成果,这些创新措施和方法支撑绥芬河自贸片区在发展中稳步前行。据介绍,绥芬河自贸片区在2024年就率先试点开发应用了国际道路运输管理系统,司机可以在线上预申报电子运单和路单,来到口岸后将预填报信息一码上传即可,申报速度提升了一倍。

景德镇“吉祥鸟”2025第一飞 助力低空经济腾飞

1月1日,在江西省景德镇市浮梁通用机场,一架由中航工业研制生产的“吉祥鸟”AC311直升机带着空中警务巡逻的新使命腾空而起、扶摇直上,拉开了2025年国产民用直升机助力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序章。

河北赞皇县:激发集体林权活力 小酸枣成就大产业

近年来,赞皇县大力开展酸枣示范基地建设,以龙头企业带动规模化经营,激发了集体林权制度活力,探索出了一条酸枣产业高质量发展新路径,让小小酸枣成就了富民增收的大产业,真正实现了产业旺、经济兴、百姓富。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