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

古田前洋古村启动万人游活动 共推乡村振兴文旅融合发展

12月21日,福建宁德古田五朝世外古村——前洋村,拉开“游古村·逛年货·品乡宴暨前洋古村万人游”活动序幕。



 


本次活动由古田县农业农村局、古田县文体和旅游局、古田县乡村振兴局、中共古田县卓洋乡委员会、古田县卓洋乡人民政府主办,古田县卓洋乡前洋村村民委员会、福建省天青色文旅集团有限公司、宁德五朝前洋文化旅游有限公司、福建八闽优品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承办。



活动开展有“中国乡宴·前洋乡宴”“前洋风物·年货集市”“古风游古村”“景点集章打卡获好礼”等内容,烟火气十足的活动形式让游客嘉宾能够“入口、入心”地感受“又美又甜 快来古田”的独特魅力。“前洋乡村振兴可持续发展共创中心”发布乡村合伙人招募计划,是本次活动的一大亮点。近年来,前洋村积极吸引新兴领域青年人才来前洋建设创业,相继引进福建天青色文旅集团、前洋里旅拍、古村私厨、数字创客社区以及武豪民宿、听风小院、左庭右院民宿等业态团队,推动前洋文旅多元业态融合发展,助力前洋文旅产业振兴。

据悉,前洋乡村振兴可持续发展共创中心成立的初衷是打造前洋村“共建、共享、共创、共富”的文旅融合发展新模式,旨在吸引更多有情怀、有热情、有知识的能人到前洋村创新创业,在实现自身梦想的同时,推动助力前洋乡村振兴。



活动当天,正值冬至,作为今年最后一个节气,冬至在中国人心中是一个充满温情与希望的节日,寓意着“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冬至大如年,古田人过冬至叫做冬节,民以食为天,节日的饮食蕴含着地方悠久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中国乡宴走进宁德古田,与前洋村乡厨共同推出了一张由13道地方特色美食、且融入了冬至文化内涵的“前洋乡宴”菜单,有全家福、米烧兔、芋头面、青草吃补汤、鹿茸菇炒肉、杂菇汤、古田酥肉、银耳炒蛋、清蒸双福鱼、高山冬笋、糖水糍粑、清炒甜豆、时令水果等。




其中,“糖水糍粑”是古田人在冬至这天必吃的一道美食,糍粑在古田话中被称为“时”,意为“时来运转”,冬至之日,家家户户以糖水糍粑庆团圆,软糯香甜的糍粑浸润在熬制得恰到好处的糖水中,不仅温暖了冬日的寒意,更寓意着“好事常在”,承载着古田人民对家庭和睦、生活美满的深切期盼。此外,古田的特色药膳“青草吃补龙凤汤”,也成为了宾客们连连点赞的最佳乡宴美食之一。据介绍,“青草吃补龙凤汤”融合了多种草药和肉类食材,经过长时间的炖煮而成。这道汤品不仅具有独特的香味和滋补功效,更承载着当地人民对健康的追求和对自然的敬畏。




活动现场,热闹非凡的“前洋风物·年货集市”上,古田特产、传统小吃等年货产品琳琅满目,集市上还设有手工艺品展示区,展示了前洋村及周边地区的传统手工艺,游客们穿梭于各个摊位之间,品尝着地道的美食,挑选着心仪的年货,感受着浓浓的年味和乡村的淳朴风情。



据了解,“五朝齐列一村落,一眼望穿千百年”说的便是宁德古田的前洋村,前洋村古民居贯穿“五朝”,历宋、元、明、清、民国,清一色坐西北朝东南并由西北向东南呈朝代从远到近规整有序排列,随处可见“前洋三绝”(木雕、泥雕、石雕)、祠堂、古街、炮楼、廊桥、水圳等特色古建筑遍布全村,从村头走到村尾,70余座不同朝代的古建排列,仿佛穿梭千年。活动期间,游客在漫步古村小巷的同时,还可以参与汉服旅拍、投壶等传统文化活动,沉浸式感受前洋古村的文化魅力。



近年来,前洋村积极打造“五朝流韵·世外古村”品牌,在推出了精品民宿、前洋乡宴、研学旅游等产品的同时,还联动动国家3A级旅游景区——古田钱来山景区,开通了“福州/宁德/南平至古田”的“双古村”旅游大巴专线,打造“前洋古村-钱厝古村-钱来山景区”热门线路,发挥好文旅对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的拉动作用,让绝美古村变得既有“前”景、更有“钱”景。(金向友 庄秋风 陈金新)


【责任编辑:欧阳雪】

河北衡德高速改扩建工程迎省厅督导,高标准攻坚质量安全双目标

9月2日,河北省交通运输厅党组成员、省交通运输综合执法监督局党委书记、局长郑占生到衡德改扩建项目进行督导调研。省交通运输综合执法监督局工程质量安全监督处处长封晓黎参加调研,河北交投集团副总经理李敬东及相关人员陪同调研。

西十高铁汉江特大桥钢桁梁合龙,全线桥隧主体工程完工

8月18日,西安至十堰高速铁路(简称“西十高铁”)汉江特大桥钢桁梁合龙,标志着西十高铁全线桥隧工程主体工程完工。据悉,汉江特大桥位于湖北省十堰市境内,跨越丹江口水库库区,是世界最大跨度梁桁组合结构高铁斜拉桥,也是西十高铁全线控制性工程。

沈海高速漳州万安互通正式通车 打造智慧交通新枢纽

为激活创业培训内生动力、推动创业带动就业,辽宁省鞍山市人社局就业中心于8月15日启动“创业培训讲师研磨交流”系列活动,首站落地千山区。活动通过“研讨+实践+共享”多维模式,为讲师团队搭建能力提升平台,助力创业者突破瓶颈,为全市创业生态注入新动能。

昆明经开区创新"院坝课堂"模式 推动消防安全教育走深走实

连日来,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消防救援大队的消防指战员们深入街道、社区等地,以“院坝课堂”为载体,广泛开展消防知识宣传活动,用实际行动织密消防安全网,让群众在家门口沉浸式学习消防安全知识技能,提升了消防安全意识、应急处置和自防自救能力。

黑龙江绥芬河镇:多举措推进“诚信进机关”,筑牢政务诚信根基

为进一步提升诚信意识,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营造诚实、自律、守信、互信的营商环境。近日,黑龙江省绥芬河市绥芬河镇开展了“诚信进机关系列宣传”活动,推动诚信文化深入人心,提升党员干部道德素质与职业素养。明确主题,坚定决心。

衡德高速改扩建工程迈入路面施工新阶段 首段试验路成功摊铺

6月11日,衡德高速改扩建工程主体二分部迎来关键节点——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试验段顺利完成摊铺,标志着该标段项目正式踏入路面施工新征程。本次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试验段位于K82+500-K82+900右幅,长400米,宽4.6米,厚18厘米。

鹤城美食匠心传承 齐齐哈尔市金牌地方菜暨“名厨、名店、名菜、名小吃”餐饮技能大赛圆满收官

6月9日,齐齐哈尔市湖滨饭店宴会厅内人声鼎沸、佳肴飘香。由齐齐哈尔市总工会、齐齐哈尔市商务局主办的“走遍鹤城·寻味美食”齐齐哈尔市金牌地方菜暨“名厨名店名菜名小吃”餐饮技能大赛决赛隆重启幕。黑龙江省餐饮烹饪协会倾情助力,齐齐哈尔市直有关部门、市城投集团、市餐饮烹饪协会协同发力,宫匠坊、源香厨味食品、顶嘉啤酒友情赞助,来自齐齐哈尔全市的100多支参赛队伍齐聚于此比试比拼。餐饮是烟火人间的真实写照,是

福建华安东魁杨梅迎丰收季 精品化种植打造特色农业品牌

时值初夏,恰逢雨季,福建省漳州市华安县华丰镇罗溪村300多亩的东魁杨梅迎来了采摘季。漫山遍野的杨梅树郁郁葱葱,枝头挂满了紫红饱满的杨梅,十几名工人穿梭其间,忙着采摘、分装挑拣,一派丰收忙碌的景象,这是闽南山区独有的夏日“梅景”。

漳州龙海“杨梅经济”链动农文旅 场景创新激活区域经济

日前,“中国旅游日·龙海·全城‘梅’好”主题活动在福建漳州龙海区石码后港古街启动。活动以杨梅为媒,深度融合龙海农业特色与文旅资源,为市民游客打造了一场集美食品鉴、文化体验与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盛会。

依安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社会化服务助力大田播种高速推进

近年来,依安县积极探索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坚持“自愿参与、自主经营、政府服务、按股分红”的原则,充分发挥县乡村三级党组织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引导农户以自有承包地、村集体以集体耕地入股组建农民合作社,并支持农户整合亲属土地发展家庭农场,实行统一平台赋能、农业生产、资金监管、产品销售、收益分配的“五统一”运营模式

齐齐哈尔创新构建现代化供热服务体系 打造北方寒地城市供热"鹤城样板"

本采暖期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以"民生温度"标注"发展高度",创新构建"源头治理-长效保障-社会共治"三位一体的现代化供热服务体系。紧紧围绕“保民生、提质量、优服务”的工作主线,以群众满意度为导向,通过创新管理模式、强化技术支撑、完善监督机制等举措,全面提升了供热服务质量,实现了“供热质量更稳、群众投诉更少、服务效能更高”的阶段性目标。

绥芬河自贸片区:以创新促自贸片区在发展中稳步前行

绥芬河自贸片区挂牌六年来,大胆闯、大胆试、自主改,形成了一批具有首创性、差异性、标志性的创新成果,这些创新措施和方法支撑绥芬河自贸片区在发展中稳步前行。据介绍,绥芬河自贸片区在2024年就率先试点开发应用了国际道路运输管理系统,司机可以在线上预申报电子运单和路单,来到口岸后将预填报信息一码上传即可,申报速度提升了一倍。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