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

河北承德:厚植生态底色 绘就绿美画卷


图片1.jpg?x-oss-process=style/water

造林绿化工程图/承德市林业和草原局供图

中经联播讯(通讯员 /王虹敏 常家硕)近年来,承德市林草局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不断拓宽林草资源价值实现路径,绘就了一幅绿美富民的美丽画卷。承德市地处河北省东北部,南邻京津,北倚蒙辽,有林地面积3556万亩,森林覆盖率60.03%,占京津冀的32%。

图片2.jpg?x-oss-process=style/water

兴隆盘道岭秋色/承德市林业和草原局供图

以“营林”为基础,厚植绿色家底

坚持因地制宜、分类实施、造管并举、质量并重原则,承德市以治理坝上沙源和滦河、潮河流域为重点,依托国土绿化试点项目和三北工程,坚持规划引领,优化升级现有林草生态系统,集中力量实施绿化攻坚。在造林上,优先使用乡土树种、常绿树种、彩叶树种、经济树种和吸收二氧化碳能力强的树种,总结出了瘠旱山地抗旱节水造林技术、深栽遮阴造林法、干旱阳坡造林绿化配套治理等实用绿化模式。在营林上,根据立地条件、林分状况和培育方向,因林施策,实施以目标树为框架的人工林近自然经营,留足生长空间,培育大径材林,森林质量得到明显提升。今年以来,全市累计完成营造林123.4万亩,修复退化草地治理22.58万亩,构筑起拱卫京津的“绿色长城”。

图片3.jpg?x-oss-process=style/water

经济林丰收/承德市林业和草原局供图

以“护林”为保障,筑牢安全底线

为切实筑牢林草资源安全屏障,承德市构建以市委、市政府为核心、以林长制办公室为基础,覆盖全域、触角到村的林长组织体系,共设立四级林长13142名。起草《承德市林长制河湖长制条例(草案)》,制定林长巡林、护林员管理等9项制度,实行“5单2函”管理,集中力量做好森林草原防火、有害生物防治、林草资源监管等重点工作。全市推行科技防火,已连续30年无特大森林火灾。依托48个防火战区,全面建立“半小时扑救圈”,实施“135火情推送打击机制”,全面提升林草防灭火能力。严格落实“林业有害生物”联防联治机制,全面阻截松材线虫病等外来有害生物向承德蔓延,2024年完成有害生物防治面积53.8万亩,实现有害生物成灾率为“零”。在资源监管上,承德市推行林长网格与森林草原防火网格“双网”融合,四级林长与24176名护林员、650名技术员、509名警员,构建起“一长+三员”22716个责任网格。探索建立“林长+检察长”“林长+河湖长”协作体系,强化部门联动协同。今年以来,全市各级林长巡林44.47万次,发现并解决问题2483件,行政处罚立案查处271起,案件数量同比下降14%。

以“用林”为红利,展现生态价值

为切实打通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现实通道,承德市通过政府主导、培育龙头、典型示范等系列举措,不断打造林下发展新业态,初步形成了林下种植、林下养殖、林下采集加工和森林景观利用等四大产业体系。一是林果产业做优做强。围绕燕山板栗、冀北山杏、坝上沙棘3大产业集群,实施兴隆板栗提质增效、平泉山杏改接、围场宇航人沙棘及其他果蔬干粉及功能饮品生产扩建等项目,新发展干果经济林1000亩、提质增效15万亩。二是生态旅游融合发展。立足“森林+旅游”“森林+康养”,以自然保护地和国有林场为重点,推进丰宁云慢疏林大草原、云雾山、京北第一草原等景区高端民宿、景区改造项目,吸纳资金1.2亿元。三是林下经济势头强劲。突出抓好宽城化皮溜子仿野生中药材国家级林下经济示范基地,同步推进承德县林下经济中药材和丰宁县林下种植苍术等项目,持续扩大林下特色产业规模,全市新发展林下经济经营面积4万亩,总面积达到30万亩。四是碳汇开发不断推进。对域内108个监测样地开展样地复位,启动御道口林场CCER造林碳汇和滦平国有林场总场CCER营林碳汇试点项目开发工作;塞罕坝生态开发集团作为我省唯一符合条件的企业被国家认监委受理公示(全国仅29家);开发完成承德县村级分布式光伏扶贫电站发电项目,实现交易25292吨、174.5万元,累计达到111万吨、6184万元,占全省总交易额的84%。

以“活林”为引领,激发发展活力

承德市抢抓省先行市建设契机,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2024年市委、市政府审议印发《承德市建设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先行市实施方案》,以4个试点县(市)建设为先导,形成了围场深化“三权分置”优化林权登记、丰宁国有带民营盘活集体林资产、平泉政银企合作建立林权贷款协作机制、兴隆推进林权流转培育壮大新型经营主体等一大批典型经验。围绕国有林场“再建功立业”,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承德市国有林场“再建功立业”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方案》,以6个方面、18项具体任务,加快实施扩绿提质、资源保护、科技兴林、生态产业、固本强基五大工程,稳步推进9家全国国有林场试点建设,充分发挥生态建设主力军作用,持续为全省林草发展注入新动能。

供稿:河北省林业和草原局

【责任编辑:欧阳雪】

紫云村:高山之巅的乡村振兴实践,乡村CEO引领农文旅融合新路径

在福建省宁德市周宁县浦源镇的群山之巅,海拔约1200米的紫云村宛如一颗璀璨明珠镶嵌在华东屋脊。作为宁德市首批乡村CEO的派驻村落,这里不仅以90%以上的森林覆盖率和夏季24℃的凉爽气温成为天然避暑胜地,更在乡村CEO的专业运营下,凭借红色底蕴与创新发展模式,走出了一条农文旅融合的乡村振兴之路。

“创业北京”创业创新大赛暨京津冀创业创新大赛圆满落幕

20个优秀创新创业项目获一等奖10月24日,第八届“创业北京”创业创新大赛暨京津冀创业创新大赛总结会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展示中心举办,并为大赛获奖项目颁奖。其中,第八届“创业北京”创业创新大赛经过历时近半年的角逐,吸引4583个项目参赛,“融玑智肤——面向人机交互应用的多模态感知电子皮肤”“面向空天地一体化网络的多场景先进激光通信解决方案”等17个项目脱颖而出,分获不同赛道的一等奖。今年,京

湖北两座万吨级桥梁同日成功转体 跨铁施工实现“零干扰”

在位于武汉市新港高速公路双柳长江大桥及连接线工程的万家咀大桥,重达约1.4万吨的桥体沿逆时针方向平稳旋转54°,精准横跨下方繁忙的武黄铁路线,实现桥梁结构的精准对接。作为双柳长江大桥首个完成转体的主线桥梁,此次转体标志着项目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为全线贯通奠定坚实基础。

龙海区第二届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开幕 千名学子赛场展风采

10月17日,由福建省漳州市龙海区教育局、区文体旅局主办,龙海一中、区少体校承办,福建省海新集团有限公司、漳州市体育产业协会、晨晖文传协办的龙海一中建校100周年系列活动暨“海新杯”龙海区第二届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开幕式在区体育场举行。龙海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黄典华,副区长曾润伍等领导参加了活动。

西部融合派出所深耕畲乡平安建设 “民族文化+警务服务”筑牢团结防线

福建省宁德市福安康厝畲族乡金斗洋村作为畲族文化传承的重要村落,承载着独特的民族习俗与情感联结。为进一步厚植民族团结根基、织密民生安全防线,西部融合派出所以“民族文化为桥,服务群众为核”,深入村内开展多维度专项活动,让民族团结的暖流浸润人心,让安全守护的屏障覆盖畲寨。

衡德高速改扩建关键节点突破 龙华镇西环分离立交建成通车

10月15日,随着最后一道标线的施划完成,衡德改扩建项目龙华镇西环分离立交顺利建成通车。这座横跨衡德高速主线桥梁的建成,不仅标志着衡德改扩建项目取得关键进展,更打通了龙华镇区域交通的 "堵点",为景州连接线跨线桥的拆除奠定了坚实基础。

厦门向海投放2.4亿尾鱼虾苗,23年“蓝色守护”重塑湾清鱼欢

近日,一场旨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态补偿增殖放流活动在厦门市欧厝渔业码头顺利举行。本次活动由厦门市城市建设发展投资有限公司牵头组织,是同安新城丙洲岛东北侧岸线整治工程生态补偿的重要内容。

甘南县构建“三化协同”模式,秸秆综合利用率连续六年超90%

多年来,甘南县委、县政府始终将秸秆综合利用与大气污染防治、农业绿色发展、乡村生态振兴紧密结合,坚持农用优先、多元利用原则,不断在全量还田和离田利用上发力,构建了“政策引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多元发展”的秸秆综合利用体系,形成了肥料化、饲料化、燃料化“三化协同”秸秆综合利用模式。

初秋黑土绽金芒:依安上游乡马铃薯丰收奏响“致富三重奏”

走进依安县上游乡建明村共筑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马铃薯种植地块,马铃薯收获机宛如“铁牛”般来回穿梭。一个个肥硕的马铃薯从黑土地中被翻挖出来,滚落至传送带上,铺满田埂,好似一个个“金元宝”。工人们分工明确,有序地进行分拣、装袋,等待装车发货。如今,机械化采收已成上游乡马铃薯种植“标配”,既提效降本,又减少薯类破损,为丰收筑牢了“硬件支撑”。

河北衡德高速改扩建工程迎省厅督导,高标准攻坚质量安全双目标

9月2日,河北省交通运输厅党组成员、省交通运输综合执法监督局党委书记、局长郑占生到衡德改扩建项目进行督导调研。省交通运输综合执法监督局工程质量安全监督处处长封晓黎参加调研,河北交投集团副总经理李敬东及相关人员陪同调研。

西十高铁汉江特大桥钢桁梁合龙,全线桥隧主体工程完工

8月18日,西安至十堰高速铁路(简称“西十高铁”)汉江特大桥钢桁梁合龙,标志着西十高铁全线桥隧工程主体工程完工。据悉,汉江特大桥位于湖北省十堰市境内,跨越丹江口水库库区,是世界最大跨度梁桁组合结构高铁斜拉桥,也是西十高铁全线控制性工程。

沈海高速漳州万安互通正式通车 打造智慧交通新枢纽

为激活创业培训内生动力、推动创业带动就业,辽宁省鞍山市人社局就业中心于8月15日启动“创业培训讲师研磨交流”系列活动,首站落地千山区。活动通过“研讨+实践+共享”多维模式,为讲师团队搭建能力提升平台,助力创业者突破瓶颈,为全市创业生态注入新动能。

昆明经开区创新"院坝课堂"模式 推动消防安全教育走深走实

连日来,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消防救援大队的消防指战员们深入街道、社区等地,以“院坝课堂”为载体,广泛开展消防知识宣传活动,用实际行动织密消防安全网,让群众在家门口沉浸式学习消防安全知识技能,提升了消防安全意识、应急处置和自防自救能力。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