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开源鸿蒙技术大会2025开幕:基于开源鸿蒙的鸿蒙5操作系统终端数突破1700万

9月27日,开源鸿蒙技术大会2025开幕。本次大会由开源鸿蒙项目群技术指导委员会(TSC,Technical Steering Committee)主办,华为承办,深开鸿、开鸿智谷、鸿湖万联、润开鸿、九联开鸿、中软国际、诚迈科技、北京理工大学、中科鸿略、中国南方电网、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证通、国开鸿等合作单位协力支持。

本届大会汇聚了开源领域专家、前沿实践者、高校学者及生态伙伴,大会全面展示了开源鸿蒙在技术创新、生态建设、人才培养等领域的阶段性成果,深度探讨开源操作系统在数字经济发展中的核心价值。

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董事长余承东表示:“五年来,在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的孵化运营下,产学研各界齐心聚力,共建开源鸿蒙,开创了我国软件发展史上的奇迹。”据悉,截至今年9月20日,基于开源鸿蒙的鸿蒙5操作系统的终端数已突破1700万,有超过3万个鸿蒙应用和元服务上架。

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秘书长助理李博在致辞中表示,开源已成为驱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变革的重要引擎。基金会通过构建协同治理体系、完善制度流程、推进版本迭代与兼容性测评、搭建三方库中心仓,及举办开源赛事、推进人才认证等举措培育开源鸿蒙社区,未来也将持续助力开源鸿蒙技术创新与产业落地。

开源鸿蒙项目群技术指导委员会主席陈海波作主题报告,回顾开源鸿蒙五年来走过的非凡历程,发布了开源鸿蒙6.0 Release版本,并展望面向未来的智能终端操作系统关键技术创新方向,呼吁与会专家以智能化发展为主旋律,共同擘画开源鸿蒙下一个五年发展技术蓝图。

大会现场,开源鸿蒙6.0 Release版本正式发布,标志着开源鸿蒙技术能力实现重要升级。

大会期间举办了高峰论坛,围绕“开源鸿蒙产学研用协同新范式:社区主导、多方参与的生态共建路径”主题,专家们就构建产学研用闭环、激发高校贡献、促进生态繁荣及应对亿级设备技术挑战等议题展开深度交流,为生态协同提供新思路。

人才立根与技术筑基方面,大会举行开源鸿蒙教育委员会(筹)成立仪式,由开源鸿蒙项目群技术指导委员会牵头组建,旨在推动成员单位拓展开源鸿蒙在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等领域的应用与实践场景。

同时启动的开源鸿蒙跨平台框架PMC(筹)及具身智能PMC(筹)孵化仪式也备受关注:跨平台框架PMC聚焦于跨平台框架及三方库的技术演进与生态发展,破解了“加入新生态即增加一倍投入”的痛点;具身智能PMC(筹)采用模型原生操作系统设计方法,实现具身智能模型在机器人本体的极致性能推理,完成首套开源鸿蒙与昇腾算力赋能的全尺寸类人型机器人。

此外,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与中国计算机学会联合主办的“开源鸿蒙社区开发创新奖励计划”正式发布,通过产学研融合模式对接社区开发任务,以代码审核激励机制汇聚开发力量。(人民日报客户端)



【责任编辑:成辉】

河北交投空天信息公司入选省可信数据空间试点 北斗行业数据应用获创新支撑

河北北斗数据公司依托自身在技术能力、资源整合及行业影响力等方面的综合优势,聚焦北斗时空数据与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前沿技术的融合创新,深化在智慧城市、交通物流、农业农村、应急救援等重点领域的应用实践,推动北斗行业数据在产业链上下游及产学研用之间的高效联动,为河北数据市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滇东北高原的科技兴农曲:寻甸“品种突破+组织保障”双轮驱动乡村振兴

在滇东北高原的广袤土地上,云南省昆明市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以科技创新为笔,围绕种猪、种牛、草莓、马铃薯等特色业态,书写着“科技铸芯、富民兴乡”的乡村振兴篇章。从种业攻坚到全链条升级,从农户增收到产业振兴,寻甸的实践不仅让高原“土特产”变成了“金疙瘩”,更构建起高原山区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范式,为同类地区破解“靠天吃饭”困境提供了鲜活样本。

绝不能让技术等人才!全球数智人才发展创新基地与康耐特光学达成战略合作,科技赋能光学产业数智化转型

2025年8月12日下午,全球数智人才发展创新基地(以下简称“基地”)与上海康耐特光学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康耐特光学”)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此次合作是贯彻落实国家数字经济战略的创新实践,亦是光学产业与数智化技术深度融合的重要里程碑。

小鱼易连全栈信创视频方案 护航央企数字化转型

当前,数字经济已成为驱动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中央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中流砥柱,其数字化转型进程直接关系到国家战略安全与产业竞争力升级。随着“十四五”规划的纵深推进,央企信创替代与数字化变革已步入攻坚阶段。

保定成立太行先进储能技术研究院 打造国家级固态电池产业创新高地

6月30日,太行先进储能技术研究院在保定市正式揭牌成立。据介绍,该市依托太行先进储能技术研究院组建大储能生态创新联合体,联合顶尖科研团队、行业领军企业和权威机构组织,聚焦固态电池技术研发与产业化,构筑产学研用生态群,全力推进未来储能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北京大数据研究院厦门创新中心揭牌 助力打造AI与大数据产业高地

6月24日,北京大数据研究院厦门产业创新中心暨厦门北数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研究院揭牌仪式在厦门软件园一期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鄂维南、厦门思明区委书记陈通汕、市科技局党组成员陈婧、火炬管委会副主任林伟艺等众多领导,以及厦门人工智能领域的专家、学者、企业代表、金融机构代表等逾百名嘉宾齐聚现场,共同见证这一重要时刻。

无人机"天眼"护航!京新高速养护施工迈入"科技巡查"新时代

近日,河北空天控股公司联合高开集团养护科技公司在京新高速公路养护施工作业面开展无人机养护施工安全常态化巡查作业,以创新科技手段,全力筑牢施工安全防线,为高速公路养护工作树立了科技赋能安全的新典范。无人机养护施工安全常态化巡查作业通过无人机搭载高清摄像头,以高空俯瞰的独特视角,对作业区域进行全面、细致的安全隐患排查。一是能够精准检查整体作业区域内人员的安全帽、反光背心佩戴等安全防护措施是否到位,同时

华为云与信泰集团达成项目合作 共推工业智能制造数字化转型

6月7日下午,华为云与信泰集团在华为练秋湖研发中心签署昇腾云项目合作协议,双方将基于华为昇腾AI云计算及全栈线人工智能技术,共同推进信泰集团在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及数字化升级领域的创新发展,打造高效、智能的产业新生态。信泰集团作为行业领先的制造企业,长期致力于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

呼伦贝尔市消防救援支队成功研发一款穿刺水枪 提升灭火救援效能

据呼伦贝尔市消防救援支队消息,该支队下辖的鄂伦春旗甘奎路政府专职消防救援站经过反复试验和改进,成功研制出一款高效实用的穿刺水枪,为灭火救援工作带来了重要创新成果。据了解,这款新型穿刺水枪采用钢制枪头设计,坚固耐用,管身配备多个出水孔。

“灵蛇”出海+港股上市双引擎:挚达科技开启智能化2.0战略新篇章

5月15日,挚达科技正式获得中国证监会境外上市备案通知书,距离挚达港交所挂牌仅一步之遥。这家全球最大的家用充电桩供应商,正以“技术+资本”双引擎加速冲刺,其上市前的30亿元估值背后,不仅承载着对硬核科技的信心,更映射出中国企业在全球新能源产业链中的崛起之势。

科技赋能温暖民生 三峡集团大安地热项目交出完美"供暖答卷"

4月下旬,吉林省大安县大岗子镇的气温升到了20℃,岗上明珠小区居民李红推开窗户,让温暖的春风涌入家中。就在当天,大岗子镇冬季供暖周期正式结束。在182天的供暖期内,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吉林大安中深层地热供暖项目(以下简称“大安地热供暖项目”)用科技与温度书写着新时代的“暖城故事”。

数智化专利装置为二次供水安全性保驾护航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和城市供水系统的转型,二次供水系统作为城市供水的重要组成部分,正面临着从传统管理模式向智能化、高效化转变的挑战。在城市人口急剧增加的背景下,二次供水系统的运行管理、设备维护、水质保障等方面的需求日益凸显,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难以满足现代供水系统的需求。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