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

生育补贴新政:多省份探索实施,助力生育友好型社会建设

07 - 副本.jpg

中国经济信息联播(魏勤 刘维民 张宏)在人口结构变化和生育率下降的背景下,中国政府正积极采取措施,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近期,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若干措施》明确提出,要建立生育补贴制度,以减轻家庭生育、养育、教育负担,提高生育意愿。目前,全国已有23个省份在不同层级探索实施生育补贴制度,这一新政正逐步落地生效,引发广泛关注。


多地探索实施生育补贴制度,补贴形式多样

据国家卫健委介绍,目前已有23个省份在不同层级探索实施生育补贴制度。这些省份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了各具特色的生育补贴政策。例如,黑龙江省于2021年1月最先出台育儿补贴政策,明确规定二孩一次性补贴500元,三孩一次性补贴1000元。云南省和宁夏回族自治区的补贴标准最高,一次性补贴可达2000元。江苏省则采用补贴标准与社会保险费用挂钩的方式,生育二孩、三孩分别给予补贴社保费用的50%和80%。


在市级层面,也有多地出台了育儿补贴政策。如河南省郑州市和深圳市给予一孩一次性补贴2000元,黑龙江省七台河市二孩一次性补贴高达10000元,三孩一次性补贴标准也在3000元-20000元不等。此外,还有地区按月发放育儿补贴,如南昌市对三孩家庭每孩每月补贴1200元,直至孩子满三岁。


生育补贴新政助力生育友好型社会建设

生育补贴制度的实施,是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重要举措之一。通过经济支持,减轻家庭生育、养育、教育负担,提高生育意愿,从而有效应对人口结构变化和生育率下降的挑战。同时,生育补贴新政还与其他生育支持政策相互配合,形成综合效应。


在经济支持方面,除了生育补贴外,我国还将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子女教育费用纳入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标准从每个子女每月1000元提高到2000元。20余个省份已将辅助生殖类医疗服务项目纳入医保支付范围,进一步减轻家庭生育负担。


在服务支持方面,国家“十四五”规划将“千人口托位数4.5个”作为重要指标,大力发展普惠托育服务。各地纷纷增加普惠托育服务供给,提高儿童医疗服务水平,完善普惠托育支持政策,促进儿童发展和保护。


在时间支持方面,各省普遍延长产假至158天及以上,超半数省份生育津贴支付期限不低于158天。各地均设立15天左右的配偶陪产假、5至20天不等的父母育儿假,为家庭提供更多时间支持。


在文化支持方面,国家卫健委等14部门部署开展生育友好宣传教育,倡导新型婚育文化。民政部开展高额彩礼、大操大办等突出问题专项治理,营造全社会尊重生育、支持生育的良好氛围。


生育补贴新政的实施,是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关键一步。通过经济支持、服务支持、时间支持和文化支持等多方面的综合措施,有效减轻家庭生育、养育、教育负担,提高生育意愿。同时,生育补贴新政还与其他生育支持政策相互配合,形成综合效应,为家庭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保障。


未来,随着生育补贴新政的逐步落地生效,我们有理由相信,将有更多家庭受益于此,生育友好型社会的建设也将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效。同时,这也将为中国人口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推动实现适度生育水平,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责任编辑:孟菲菲】

龙海漳浦两地党政联动考察 共绘高质量发展新蓝图

4月15日下午,福建省漳州市龙海区委书记叶毓、区长陈艺章、区人大常委会主任林文生、区政协主席洪海涛带领龙海区党政代表团到漳浦县考察交流,增进感情、互学互促、深化合作,携手共创两地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鞍山多部门联动推进民生保障 聚焦就业医疗养老等重点领域

4月11日,辽宁鞍山市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奋进决胜年 鞍山勇争先”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鞍山市人社局、市卫健委、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鞍山市保障和改善民生,多措并举稳就业促增收工作进展和亮点特色;强化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工作;聚焦“一老一小”优化服务,提高各类特殊困难群体基本生活保障水平方面的有关情况

黑龙江克山县:城乡养老政策“声”入人心 服务创新普惠全民

为进一步提升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简称新农保)政策的知晓度和参保率,切实解决群众在参保过程中遇到的疑问,政务服务中心于2月26日上午通过微信视频号和抖音平台同步开展了新农保专场直播。本次直播吸引了2.5万人次观看,吸纳粉丝200余人,收获观众点赞和好评3000余条,解答群众问题近200个,取得了显著的宣传效果。

黑龙江讷河市:稳住粮食保供 基本盘,争做现代农业 排头兵

讷河市深入落实齐齐哈尔粮食产能提升工程,坚持守好 “责任田”、打造“示范田”、发展“高产田”协同配套,全面提高粮食综合产能,积极争当黑龙江全省县域粮食供给排头兵。2024年粮食总产量同比增长4. 2% 。党政同责稳基础,守好“ 责任田”始终把多种粮、种好粮作为首要政治担当,坚决扛稳扛牢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强化组织抓落实。

厦门银企精准对接 为中小企业发展注入金融“活水”

2月21日,由厦门市工信局、市委金融办主办的厦门市优质中小企业产融合作对接会顺利举办。近百位来自全市专精特新企业、金融机构及投资机构的代表现场参与活动。厦门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产融对接会是厦门奋力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漳州市龙海区委书记叶毓:倾听民意,提升服务保障民生

漳州市龙海区委书记叶毓近日率队深入海澄、港尾镇,就乡镇卫生院运营状况及民政工作进行全面调研。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持续深化拓展“三争”行动,扎实开展“争先年”活动,传承弘扬“四下基层”优良传统,加强沟通协调、倾听民意,充分听取群众意见,进一步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加大民政工作落实力度,切实满足和改善民生需求。

高山村“我为群众办实事”,兴修水渠筑牢防汛安全线​

邵阳市洞口县江口镇高山村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密切关注群众生产生活,从当前防汛工作入手,兴修水渠,防治水患,使水渠成为保护千亩良田、让群众受益的民生工程。

厦门启动高崎渔港便民服务窗口试运行 渔业审批服务再升级

1月6日,厦门市政务服务中心厦门市海洋发展局高崎渔港便民服务窗口正式试运行,标志着厦门市渔业行政审批服务迈出了新的一步。这一举措旨在进一步简化优化行政审批服务,便利渔业企业、渔民群众涉渔政务事项办理,提升办事便利度、满意度和获得感,优化厦门市营商环境。

2024年京津冀联手防治林草有害生物2300万亩次

2024年,在国家林草局大力支持指导下,在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林草主管部门党组正确领导下,京津冀三地科学谋划部署,强化检疫监测,深化区域联防,加强信息交流,加强技术培训,加大宣传力度,林草有害生物联防联治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邢台:护美“绿水青山” 做大“金山银山

邢台市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围绕浅山丘陵区绿化、乡村绿化、森林经营抚育等重点工作,以林长制为抓手,创新使用“郝式造林法”,全面提升国土绿化质量,完成营造林44.69万亩

德州市德城区以工代赈助力民生发展

带动11900余人就业增收;全市建立增发国债项目适用以工代赈项目清单,累计为10个项目争取到2600万元中央及省预算内资金支持。

黑龙江:努力办好人民满意交通 全面推进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

由中共黑龙江省委宣传部、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主办的“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十四场举行,黑龙江省交通运输厅党组书记、厅长孙宇围绕“当好龙江全面振兴开路先锋,为交通强国建设作出新贡献”作专题发布。

嫩江市工商联搭桥金融,助力小微企业破解融资难题

11月12日,嫩江市工商联组织召开嫩江市工商联支持小微企业融资与金融部门对接工作会议。全面启动“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全链条打通小微企业融资堵点卡点,有效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和银行放贷难问题。

河北井陉县:深化林权制度改革让绿色群山变成富民靠山

近年来,井陉县以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契机,周密部署,精心组织,通过扎实深入开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全县生态建设、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增强了新动能,变绿水青山为金山银山,推动了“休养胜地、经济强县、魅力井陉”的生态发展。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