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鞍山市不动产登记中心聚焦老、弱、病、残、孕等特殊群体以及各类复杂疑难情况,靶向发力,大力推行并不断丰富预约服务、上门服务、延时服务、代办服务等多元化。仅今年上半年,登记中心就为特殊群体提供上门服务115次,将服务的触角延伸至“最后一米”“床边一米”,让政策的温暖精准滴灌到最需要关怀的角落。
“真多亏你们这些孩子啦!看着你们忙前忙后,我这心里啊,暖烘烘的,就像自家孩子回来了一样亲!”在鞍山铁东区长大家园小区段维芝老人简朴的家中,当用颤抖的双手终于完成不动产登记申请手续时,这位行动不便的二级残疾老人,脸上绽放出如释重负又无比欣慰的笑容,眼中闪烁着感激的泪光。这温馨感人的一幕,是鞍山市不动产登记中心践行“以人民为中心”服务理念的生动注脚。应铁东区住建局协同服务之邀,中心主动打破传统柜台界限,将服务窗口精准“搬”至特殊困难群众的家门口、病榻前,为独居且行动极其困难的段维芝老人提供了从咨询、受理到办结的全流程“零跑动”上门登记服务,切实解决了困扰老人的“办证难”心头事。鞍山市不动产登记中心近年来主动出击,积极构建跨部门高效协同机制,与公安、住建、税务、民政等部门深度联动,强力推动户籍、房产、税务、婚姻等关键数据的互联互通与共享应用。在服务百姓、解决“办证难”的实践中,中心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大刀阔斧推进流程再造:减流程、减要件、减环节、减时限,将以往需要群众“多头跑、反复跑”的复杂事项,彻底转变为“一窗受理、信息跑路、内部协同、集成服务”的新模式。群众只需提交一次材料,后续环节由部门间无缝流转完成,真正实现了“数据多跑路,群众零跑腿”的便民目标。
多年来,鞍山市不动产登记中心聚焦老、弱、病、残、孕等特殊群体以及各类复杂疑难情况,靶向发力,大力推行并不断丰富预约服务、上门服务、延时服务、代办服务等多元化、个性化便民举措。据统计,仅2025年以来,登记中心就为特殊群体提供上门服务115次,有效解决了他们的燃眉之急,将服务的触角延伸至“最后一米”“床边一米”,让政策的温暖精准滴灌到最需要关怀的角落。
未来,鞍山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将持续聚焦人民群众在不动产登记领域的“急难愁盼”,进一步深化部门间的高效协同与数据共享,积极探索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赋能,打造更智慧、更便捷、更有温度的不动产登记服务新模式。让那一本本鲜红的“不动产权证书”,不仅成为群众财产安全的“守护者”,更成为传递窗口服务的关怀、承载百姓归属感与幸福感的“暖心证”,飞入鞍山的千家万户,映照出这座城市最温暖的底色。(张士龙 通讯员 董楠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