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中午12时,随着历时3个半月的2025年海洋伏季休渔期正式结束,厦门市724艘渔船鸣笛启航,奔赴渔场开启耕海征程。为保障开渔后海上生产秩序平稳有序,厦门市海洋发展局联合港口、海事、海警、航保等涉海部门及六个区渔业主管部门,于当日同步启动全海域联合执法宣传行动,通过“宣传+执法”双管齐下,筑牢海上安全防线。
四向巡航全覆盖 执法宣传同步推进
此次行动以“强化宣传教育、提高自觉意识、营造良好氛围、确保海域平安”为目标,13艘执法艇从公务码头、欧厝维权基地、高崎渔港等3个集结点分4个编队出发,对四号锚地、角屿、同安湾、杏林湾等重点海域开展巡查。执法人员通过登船检查、发放宣传册、现场讲解等方式,向渔民普及海洋渔业、港口航道、海上交通及治安管理法规,重点强调作业安全、商渔船防碰撞、消防救生等注意事项,并鼓励群众举报涉海违法线索。行动期间共登检船舶10余艘,发放宣传材料50余份。
伏休监管成效显著 多措并举筑牢防线
据厦门市海洋发展局介绍,今年伏休期间,该局通过“三个重点监管+四项防控措施+多维度宣传”,实现休渔秩序持续向好:
沿岸监管“无死角”:对伏休渔船实施定期点验、“双随机”抽查,严管3艘钓具渔船作业轨迹,加密异地休渔渔船监视,确保“船在港、人上岸、网封存”。
海上打击“精准化”:针对电鱼、“三无”船舶非法捕捞等行为,开展海陆空协同执法11次,拆解违规网具1025节(张),查获违法船舶15艘,没收电鱼设备3套,刑事立案4起。
普法宣传“全覆盖”:通过短视频、动画短片、渔船民大会等形式,结合海陆巡查开展宣传24场次,悬挂横幅32条,发放材料1300余份,渔民遵法守法意识显著提升。数据显示,今年伏休期间渔业案件数量同比下降明显。
科技赋能长效监管 海上屯兵守护平安
为应对开渔后海上作业高峰,相关部门创新监管手段,利用信息化系统实时追踪渔船动态,并在重点海域分阶段实施24小时海上屯兵10天,通过联合巡查、轮值巡航强化威慑。伏休期间累计出动执法人员4302人次,开展海上巡航460次、岸线巡查430次,拆解涉渔“三无”船舶50艘,形成“空中看、海上巡、岸上查”的立体化防控网络。
此次伏休开渔联合行动不仅体现了厦门海洋综合治理能力的提升,更通过“服务+执法”的人性化模式,在保障安全生产的同时,增强了渔民群众的法治观念。随着智慧化监管手段的广泛应用,一幅“人海和谐”的现代渔业图景正徐徐展开。(庄秋风 马海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