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冬不寒,春日常在。11月14日,河北省人社厅在保定市举办“河北省人力资源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试点建设暨京津冀共建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活动”,在唐山市、保定市启动“两业”融合发展试点建设,发布河北省制造业人才需求目录和民营企业人才需求目录,开展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加力促就业专场招聘活动,并签署京津冀共建北京通州、天津武清、河北雄安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协议。
为加快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今年人社部、工信部、商务部、全国工商联组织开展了人力资源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试点工作,包括河北省唐山市、保定市在内的全国确定39个城市被确定为试点城市。
活动现场,唐山人才发展集团、保定优才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等6家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分别与唐山钢铁集团重机装备有限公司、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等制造业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共同研究探索产业发展与就业促进相互联动的创新路径,推动形成现代化产业体系和高质量充分就业高效协同的发展格局。
省人社厅发布了2025年河北省制造业人才需求目录和民营企业人才需求目录,分别征集3206家先进钢铁、高端装备、新材料等制造业企业的3万多个岗位6万个职位和3286家民营企业的8198个岗位18万个职位,引导各类人才向重点制造业企业、优质民营企业集聚,实现产业链与人才链高效衔接。
在同步举办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加力促就业专场活动中,来自保定和唐山的112家制造业企业通过“线下+线上”方式,设置企业展位、政策咨询区、面试室等专区,同步开展“直播带岗”活动,面向京津冀区域精准推送2500多个岗位,促进京津冀紧缺人才和劳动力优势互补、精准对接和“错位共享”。
“唐山和保定的制造业发达,急需科研人员和高技能人才,为它们提供专业、精准的人力资源服务,有助于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河北省人社厅人力资源流动管理处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试点城市将立足当地产业基础、资源禀赋和特色优势,着力在打造招聘用工联合体、跨企业培训联合体和创新联合体等方面进行探索实践,努力培育制造业人力资源服务新业态、新技术、新模式。
活动中,京津冀人社部门还签署合作协议,共建北京通州、天津武清、河北雄安三个京津冀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建立三地园区协同联动机制,在推动产业集聚、开展结对共建、组织联合招聘、开展联合培训、打造服务品牌等方面开展合作互动,以“1+1+1>3”的协同效应为“两业”融合、创新发展提供更具针对性的人力资源服务。
此次三地共建人力资源产业园是在前期充分实践基础上的扩围加力,2023年3月,京津冀人社部门在廊坊三河市联合建成全国首家区域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吸纳三地43家优质机构入驻,涵盖猎头、招聘、培训、人才测评等全链条业务,已举办各类招聘、交流、竞赛等活动260余场次,服务三地企业3657家,累计营收37.62亿元,向三地输送各类人才5万多人次,推动区域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深度融合,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注入强劲动能。(通讯员 王新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