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根河、额尔古纳9月1日开栓
3.9亿温暖工程保障民生温度
9月1日,内蒙古根河市与额尔古纳市同步开启供暖阀门,以长达9个月的供暖周期成为全国首批供暖城市。这两座地处大兴安岭北麓的"极寒之城",凭借年均气温-5.3℃、极端低温-58℃的严寒数据,再次刷新全国供暖季时长纪录。
据呼伦贝尔市气象部门监测,当全国大部分地区仍在经历35℃以上高温时,根河、额尔古纳两地夜间气温已骤降至个位数。基于气候特征与民生需求,当地政府延续多年惯例,自9月1日起正式启动供热系统,较全国其他地区提前近两个月。
为保障极寒条件下的稳定供热,两地热力企业自6月起即开展"冬病夏治"专项行动。通过完成236公里供热管网检修、储备28万吨优质燃煤、升级改造12套脱硫脱硝设备等举措,构建起覆盖热源-管网-末端的保障体系。值得关注的是,呼伦贝尔市今年统筹实施的14个温暖工程巩固提升项目已全面铺开,累计完成投资1.52亿元,其中智能热力站改造、管网平衡调节系统等智慧供热项目占比超60%。
在硬件升级基础上,当地创新推出"精准供热"服务模式。通过在5000户居民家中安装室温采集器,结合气象数据动态调整供热参数,实现"看天供暖"向"看户供暖"转变。据测算,该模式可使能源利用率提升15%,同时将用户室温波动控制在±1℃以内。目前,两地供热系统已全面启动试运行,智能调度中心实时监测着覆盖98%城区的236个温度监测点。(李国超 吴江 乌兰格日乐)
【责任编辑:孟菲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