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

践行“两山理论”:永泰幸福庄园的生态蝶变与乡村振兴新范式

在“两山理论”指引下,福建省福州市永泰县幸福庄园实现从荒废林场到知名综合文旅地标的华丽转身。其转型过程中探索的实践路径,不仅破解了山区发展困境,更成为同类地区践行生态理念、推动乡村振兴的鲜活样本。

幸福庄园转型的五大核心措施

政策搭桥,破解资源对接难题。面对原清凉林场缺水没电、经营停滞的绝境,地方政府以政策为纽带激活发展动能。1998年,依托对台交流合作政策,在福州市机关事务局协助下,成功引进台湾天一公司,为荒废林场注入首笔资金,启动生态修复与果树种植;2011年后,持续在项目审批、基础设施配套、品牌资质申报等方面提供支持,助力庄园获评“福建省乡村旅游四星级经营单位”“中小学生研学基地”等资质,为业态拓展筑牢政策基础。

生态优先,夯实绿色发展根基。始终将生态修复作为转型首要任务。台湾天一公司入驻初期,便投巨资迁移坟墓、建设水利设施,解决林场缺水痛点;薛金云团队接手后,进一步加大生态投入,累计种植各类苗木200万株,修建20公里林下道路,打造3000多亩采摘果园与景观绿化区,让昔日荒山重现生机。同时,坚持“开发不破坏”原则,如依托水库建设水上项目时同步落实水质保护,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协同。

业态创新,构建三产融合格局。打破传统林场单一产业局限,以“生态休闲农业”为核心推动三产融合。第一产业升级为“体验农业”,开发果园采摘、农田劳动实践,解决农产品滞销问题;第二产业延伸深加工链条,将果蔬转化为特色伴手礼,提升附加值;第三产业拓展多元场景,打造山地自行车赛道(成功举办两届全省公开赛)、森林剧场、红色教育基地、“新时代法学教育馆”等60多个项目,形成“全龄段、全时段”消费生态,日接待能力超8000人。

共享赋能,联动多方协同发展。以“营造幸福,共享幸福”为理念,激活多方参与动能。资源共享方面,开放土地供大学生、市民下乡创业,共享客流与品牌资源,吸引企业合作开发康养、老年大学等项目;无偿提供3000㎡空间建设法学教育馆,年服务普法人群超30万人次。利益共享方面,优先聘用本地村民,带动周边农产品销售,让村民从“旁观者”变为“受益者”,形成“企业盈利、村民增收、社会受益”的共赢格局。

品牌筑基,强化长期发展底气。坚守“诚信经营,利他服务”理念,打响品牌口碑。庄园先后获评“文明景区”“福州市守合同重信誉单位”等四十余项荣誉,企业负责人薛金云荣获“诚信之星”“道德模范”称号;通过举办省级文体活动、红色教育主题活动等扩大影响力,使庄园从区域项目成长为福建知名文旅品牌,年接待客户超30万人次。

幸福庄园实践带来的四大发展启示

“两山理论”是山区发展的根本遵循。从“砍树卖钱”导致的荒山困境,到“护绿生金”实现的生态富民,幸福庄园的转型印证了生态优势是山区核心竞争力。这启示同类地区需摒弃短视思维,立足本地山水资源,找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平衡点,让绿色成为发展的底色。

政企协同是项目落地的关键支撑。政府的政策引导与市场的活力激发缺一不可。政府通过搭建平台、优化服务扫清障碍,企业凭借灵活经营、创新设计将政策红利转化为实效。这表明乡村振兴需构建“政府引导、企业主导、社会参与”的机制,形成发展合力。

特色创新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动能。幸福庄园的业态均围绕“永泰资源”与“市场需求”展开:借山地建赛道、依红色遗址做教育、靠农业基础搞研学。这提示各地需避免盲目复制,深挖本地自然、文化特色,对接多元消费需求,打造差异化竞争力。

长期主义是生态项目的必备心态。从1998年生态修复到2011年转型升级,再到如今拓展新业态,庄园发展历经二十余年。无论是初期的生态投入,还是后续的持续深耕,都体现了“功成不必在我”的长期思维。这启示生态项目需摒弃急功近利,做好长期规划,稳步推进,才能让“两山理论”真正落地生根。

如今,幸福庄园正依托资源优势,持续探索康养、新质生产力研发等领域。其实践证明,只要坚守“两山理论”,找准发展路径,就能让荒山变宝地,让生态红利惠及更多人,为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注入持久动力。(庄秋风 陈金新陈子鸣 张培奋)


【责任编辑:孙晓丽】

紫云村:高山之巅的乡村振兴实践,乡村CEO引领农文旅融合新路径

在福建省宁德市周宁县浦源镇的群山之巅,海拔约1200米的紫云村宛如一颗璀璨明珠镶嵌在华东屋脊。作为宁德市首批乡村CEO的派驻村落,这里不仅以90%以上的森林覆盖率和夏季24℃的凉爽气温成为天然避暑胜地,更在乡村CEO的专业运营下,凭借红色底蕴与创新发展模式,走出了一条农文旅融合的乡村振兴之路。

“创业北京”创业创新大赛暨京津冀创业创新大赛圆满落幕

20个优秀创新创业项目获一等奖10月24日,第八届“创业北京”创业创新大赛暨京津冀创业创新大赛总结会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展示中心举办,并为大赛获奖项目颁奖。其中,第八届“创业北京”创业创新大赛经过历时近半年的角逐,吸引4583个项目参赛,“融玑智肤——面向人机交互应用的多模态感知电子皮肤”“面向空天地一体化网络的多场景先进激光通信解决方案”等17个项目脱颖而出,分获不同赛道的一等奖。今年,京

湖北两座万吨级桥梁同日成功转体 跨铁施工实现“零干扰”

在位于武汉市新港高速公路双柳长江大桥及连接线工程的万家咀大桥,重达约1.4万吨的桥体沿逆时针方向平稳旋转54°,精准横跨下方繁忙的武黄铁路线,实现桥梁结构的精准对接。作为双柳长江大桥首个完成转体的主线桥梁,此次转体标志着项目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为全线贯通奠定坚实基础。

龙海区第二届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开幕 千名学子赛场展风采

10月17日,由福建省漳州市龙海区教育局、区文体旅局主办,龙海一中、区少体校承办,福建省海新集团有限公司、漳州市体育产业协会、晨晖文传协办的龙海一中建校100周年系列活动暨“海新杯”龙海区第二届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开幕式在区体育场举行。龙海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黄典华,副区长曾润伍等领导参加了活动。

西部融合派出所深耕畲乡平安建设 “民族文化+警务服务”筑牢团结防线

福建省宁德市福安康厝畲族乡金斗洋村作为畲族文化传承的重要村落,承载着独特的民族习俗与情感联结。为进一步厚植民族团结根基、织密民生安全防线,西部融合派出所以“民族文化为桥,服务群众为核”,深入村内开展多维度专项活动,让民族团结的暖流浸润人心,让安全守护的屏障覆盖畲寨。

衡德高速改扩建关键节点突破 龙华镇西环分离立交建成通车

10月15日,随着最后一道标线的施划完成,衡德改扩建项目龙华镇西环分离立交顺利建成通车。这座横跨衡德高速主线桥梁的建成,不仅标志着衡德改扩建项目取得关键进展,更打通了龙华镇区域交通的 "堵点",为景州连接线跨线桥的拆除奠定了坚实基础。

厦门向海投放2.4亿尾鱼虾苗,23年“蓝色守护”重塑湾清鱼欢

近日,一场旨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态补偿增殖放流活动在厦门市欧厝渔业码头顺利举行。本次活动由厦门市城市建设发展投资有限公司牵头组织,是同安新城丙洲岛东北侧岸线整治工程生态补偿的重要内容。

甘南县构建“三化协同”模式,秸秆综合利用率连续六年超90%

多年来,甘南县委、县政府始终将秸秆综合利用与大气污染防治、农业绿色发展、乡村生态振兴紧密结合,坚持农用优先、多元利用原则,不断在全量还田和离田利用上发力,构建了“政策引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多元发展”的秸秆综合利用体系,形成了肥料化、饲料化、燃料化“三化协同”秸秆综合利用模式。

初秋黑土绽金芒:依安上游乡马铃薯丰收奏响“致富三重奏”

走进依安县上游乡建明村共筑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马铃薯种植地块,马铃薯收获机宛如“铁牛”般来回穿梭。一个个肥硕的马铃薯从黑土地中被翻挖出来,滚落至传送带上,铺满田埂,好似一个个“金元宝”。工人们分工明确,有序地进行分拣、装袋,等待装车发货。如今,机械化采收已成上游乡马铃薯种植“标配”,既提效降本,又减少薯类破损,为丰收筑牢了“硬件支撑”。

河北衡德高速改扩建工程迎省厅督导,高标准攻坚质量安全双目标

9月2日,河北省交通运输厅党组成员、省交通运输综合执法监督局党委书记、局长郑占生到衡德改扩建项目进行督导调研。省交通运输综合执法监督局工程质量安全监督处处长封晓黎参加调研,河北交投集团副总经理李敬东及相关人员陪同调研。

西十高铁汉江特大桥钢桁梁合龙,全线桥隧主体工程完工

8月18日,西安至十堰高速铁路(简称“西十高铁”)汉江特大桥钢桁梁合龙,标志着西十高铁全线桥隧工程主体工程完工。据悉,汉江特大桥位于湖北省十堰市境内,跨越丹江口水库库区,是世界最大跨度梁桁组合结构高铁斜拉桥,也是西十高铁全线控制性工程。

沈海高速漳州万安互通正式通车 打造智慧交通新枢纽

为激活创业培训内生动力、推动创业带动就业,辽宁省鞍山市人社局就业中心于8月15日启动“创业培训讲师研磨交流”系列活动,首站落地千山区。活动通过“研讨+实践+共享”多维模式,为讲师团队搭建能力提升平台,助力创业者突破瓶颈,为全市创业生态注入新动能。

昆明经开区创新"院坝课堂"模式 推动消防安全教育走深走实

连日来,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消防救援大队的消防指战员们深入街道、社区等地,以“院坝课堂”为载体,广泛开展消防知识宣传活动,用实际行动织密消防安全网,让群众在家门口沉浸式学习消防安全知识技能,提升了消防安全意识、应急处置和自防自救能力。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