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齐哈尔市碾子山区跃进街道以“微光燎原・红跃山城”党建品牌为笔,在“高品质区域旅游目的地”建设蓝图中绘就民生新景。通过盘活闲置场地、串联运动资源、升级环境治理,创新打造“运动+休闲+文化”复合型街区,实现“15分钟民生服务圈”与“全域旅游微景观”的深度融合,为基层治理与文旅发展提供鲜活范本。
空间革命:货车停放场“变身”文旅打卡地
“以前这里堆满杂物,现在成了我们锻炼的好去处!”在跃进街道办事处旁的羽毛球场上,居民王大爷正与球友挥拍对战。这片占地800平方米的运动区,曾是货车临时停放点,环境杂乱、资源闲置。街道通过“三步走”策略实现蜕变:
民意先行:工作人员逐户走访货车司机,通过“错峰停车方案”获得理解支持,20余辆货车有序迁移;
政企联动:区政协牵线爱心企业捐赠价值5万元的运动设施,包括2副标准化羽毛球网、4张乒乓球台;
功能升级:划分羽毛球区、乒乓球区,增设遮阳棚、休息座椅,同步打造“运动主题墙绘”,将工业风货车元素与山水旅游图案巧妙融合。
如今,这里日均接待居民及游客超百人次,成为山城新晋“网红打卡点”。
资源串珠:15分钟圈定“诗与远方”
“从球场到图书馆,步行只需8分钟!”跃进街道以改造后的运动区为支点,串联辖区足球场、篮球场、山体公园及区图书馆,构建“一动一静一景”生态链:
运动链:形成“足球+篮球+羽毛球+乒乓球”四维矩阵,配备智能灯光系统,满足夜间运动需求;
休闲链:打通3公里山体公园步道,增设智能导览屏,标注周边餐饮、民宿信息;
文化链:与区图书馆共建“街区阅读角”,提供旅游指南、健康养生等主题书籍200余册。
据统计,街区试运行期间,足球场使用率提升120%,图书馆外借量增长35%,实现“体育流量”向“文化留量”转化。
绣花功夫:环境治理织就“精致底色”
“现在连垃圾桶都成了景观!”游客李女士在拍照打卡时感叹。跃进街道以“城乡管理提升年”为契机,实施三大整治行动:
“清死角”行动:联合环卫部门清理卫生盲区12处,清运杂物30吨;
“规秩序”行动:划定非机动车停放区20处,安装智能监控摄像头8个;
“建机制”行动:实行“商户红黑榜”制度,将环境维护纳入信用积分体系。
街道创新推出“环境卫生三色管理图”,红色区域每日巡查2次,黄色区域每周3次,绿色区域随机抽查,确保问题整改率达100%。
未来图景:棋盘石桌添温情,全龄服务再升级
“下一步我们要让街区‘动’起来、‘活’起来!”跃进街道党工委书记透露,将推出两大惠民举措:
赛事赋能:每月举办“红跃杯”羽毛球赛、乒乓球赛,设置游客组、居民组,优胜者获赠景区门票;
场景拓展:在休闲区增设5处石桌象棋盘、3个儿童涂鸦墙,配套建设母婴室、无障碍通道。
目前,街区已吸引3家文旅企业洽谈合作,计划引入智能健身设备、VR运动体验等项目,预计年接待游客量突破5万人次。
新闻背景:齐齐哈尔市碾子山区以“中国麦饭石之乡”闻名,近年来聚焦“文旅+康养”定位,打造大峡谷、金长城等景区。跃进街道“红跃文化运动街区”项目作为基层治理创新案例,入选2024年黑龙江省“为民服务办实事”典型案例。(魏伯勤 通讯员 冯睿 刘德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