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

漳浦“四下基层”一线解题:资源巧整合 护航高质量发展

福建漳浦县深入践行“四下基层、三进三访”工作机制,推动干部力量下沉一线,精准破解基层治理与项目推进中的堵点、难点,以务实行动诠释“一线工作法”的实践价值。


巧借外力 为基层降本增效

此前,漳浦县自然资源局在开展“四下基层、三进三访”工作过程中,发现漳浦县基层一线在第三轮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及信访件整改中面临着一些实际困难。

佛昙镇岱嵩村300亩虾池需确权办证给村委会,却缺失关键海洋监测数据,重新开展调查需花费40万元;“赤湖旧溪黑色污染带”生态修复项目因设计方案多次调整,导致原有监测数据过期,补测不仅要等次年春季,还需额外投入40万元,导致基层及县属国企的海域使用前期工作无法推进;2个围填海历史遗留拆除图斑整改要求6月底前完成生态修复方案编制,按正常招投标流程根本无法按期完成。这些难题仅靠基层“一己之力”难以突破。

漳浦县自然资源局承办股室负责人海域海岛管理股股长吴志敏多次带队下沉一线镇村督促指导走访督导,找准症结后精准发力。

针对岱嵩村虾池确权问题,吴志敏经多方收集信息,得知浙江大学正在附近整美村开展海域论证工作,且两村同属佛昙湾口海域、数据具备关联性,随即主动对接。最终浙大同意补充调查并无偿提供监测资料,直接为基层节省40万元,目前该虾池用海手续已补办完毕并完成整改销号。

在“赤湖旧溪黑色污染带”修复项目中,吴志敏带队走访获悉,附近深土岈仔山一级渔港项目刚完成同类海域监测,但监测单位尚未形成监测报告。经协调沟通,项目方无偿共享监测数据,既避免了“等季节、再花钱”的困境,又节省了40万元,目前该项目用海手续已于9月25日取得漳浦县人民政府用海批复。

面对第三轮中央环保督察反馈2个围填海图斑整改“时间紧、任务重”的困境,在市局的牵线搭桥下,吴志敏进一步联动高校资源,协调厦门大学免费编制生态修复、增殖放流方案及生态恢复岸线认定技术报告,不仅按期完成整改要求,还额外节省30万元。

三项举措累计为基层减负约110万元,高效推动督察整改任务落地销号。

全程护航 打通验收“最后一公里”

同样以“四下基层、三进三访”破解项目难题的,还有漳浦县财政局。九龙江流域(漳浦段)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涵盖河道清淤、滚水坝建设、水质监测系统等关键内容,是漳浦落实“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理念的关键工程。该工程于2023年10月如期完工后,却因验收标准严格、程序复杂、材料清单庞杂,业主单位及施工企业缺乏验收经验,陷入“完工未验收”的停滞状态。

县财政局副局长陈云清在“四下基层、三进三访”走访中摸清问题症结后,随即启动“贴身帮扶”模式。一方面变“被动等材料”为“主动教方法”,他多次带领财政局干部前往业主单位及施工项目部,对照上级验收查验评分表,针对缺失项、格式不规范等问题,逐一核查材料、列出问题清单,进行详细指导,确保责任单位清晰知晓验收要求和材料准备要点。另一方面,为打破部门信息壁垒,陈云清多次走访业务部门,并组织召开跨部门协调工作推进会,邀请水利、环保、自然资源等相关部门参会,明确各单位提供验收材料的时限与标准,将“单独攻坚”变为“团体作战”。2024年11月,在多部门及业主单位的协同下,该项目成功通过县级验收。

在迎接市级验收过程中,陈云清始终保持与业主单位、相关部门及上级验收部门的密切沟通,实时反馈项目进展、及时协调解决问题,全力争取上级指导支持。最终,该项目于2024年12月31日成为全市首个完成市级成效验收的项目,并于2025年6月19日顺利通过省级成效验收,并斩获九龙江山水工程项目正向激励第一档奖励,“七比一看”竞赛“山水工程项目支出进度”排名全市第一。

从吴志敏巧妙整合资源为基层降本增效,到陈云清全程跟进为重大项目验收保驾护航,漳浦领导干部用实践印证 “四下基层、三进三访”不是“走过场”,而是既要“身入”基层、项目现场,摸清真实诉求与难题;更要“心至”服务,通过资源整合、部门联动、手把手指导,为基层纾困、为项目护航。当每一位干部都能如此身体力行,漳浦县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必将越走越宽广,绿水青山的画卷必将越绘越壮丽。(庄秋风 林建辉 通讯员林素真 刘冠媛)


【责任编辑:孙晓丽】

百亿投资打造运河文旅新名片!德城区“实事惠民”擦亮幸福底色

近年来,德城区坚决贯彻市委、市政府“建设京津冀鲁重要旅游目的地城市”和“西靠运河引爆”战略部署,始终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推动文旅发展与民生福祉深度融合。9月2日,德城区召开“实事惠民生 聚力谋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三场,区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付文龙、党组副书记及新闻发言人张璐、党组成员及副局长郑恺,德州市德润开发建设有限公司运营经理张艳红出席,介绍文旅部门在推进民生实事方面的举措与成效。

克山县构建"三维一体"人才培育体系赋能县域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克山县始终将人才队伍建设摆在突出重要位置,把提升人才培育质效作为关键抓手,通过搭建多元培育平台、创新精准培养模式、强化本土人才培育等举措,充分激发各类人才活力,为县域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人才支撑。

政和县创新"一统二引三聚合"机制 探索山区县乡村振兴新路径

7月4日,在第三届福建省老区苏区乡村振兴研讨会上,福建农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海峡两岸乡村振兴研究院院长,福建农林大学政和乡村振兴研究院首席专家朱朝枝详细介绍了政和县通过“一统二引三聚合”机制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的实践,为同类地区破解发展难题提供了鲜活样本。

攸县税务局"管服并重"推动涉税专业服务行业规范化发展

涉税专业服务机构是连接税务机关与纳税人的重要桥梁,在优化税收营商环境、提升税费服务质效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进一步规范行业管理、激发服务效能,近期,国家税务总局攸县税务局开展专题培训、入企宣讲等系列活动,着力构建“管服一体”长效机制,推动涉税专业服务行业健康规范发展,为市场主体提供税务支撑。

攸县水资源税改革显成效,企业节水增效双赢

悠悠夏日,漫步洣水河畔,徜徉酒埠江头,清澈的河水倒映着蓝天白云,令人沉醉……这些如诗如画的生态美景背后,是国家税务总局攸县税务局推进水资源税改革、践行绿色税制的坚实足迹。

漳浦县领导“四不两直”督导:铁腕出击,筑牢乡镇制售假烟整治防线

6月13日,福建省漳州市漳浦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林伟华带队以“四不两直”方式督导调研乡镇打击整治制售假冒卷烟工作。县政协副主席涂平辉陪同督导。在长桥镇甘棠村,县领导带队实地巡查废弃养殖场、闲置仓库等重点部位,并对打假工作提出具体要求。

攸县打造数字转型“强磁场”,赋能中小企业破局升级

湖南攸县科技和工业信息化局精心组织了一场主题为“数字赋能·智创未来”的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专题培训。此次培训聚焦攸县地区中小企业高管、技术负责人及业务骨干,为企业数字化发展提供新思路与新方法。

拜泉县创新推出“行走的办事大厅” 政务服务送上门 惠企便民零距离

拜泉县营商局统筹各有关政务服务部门组建高质量服务团队,编制服务事项清单,实现由“坐门等审批”向“上门送服务”转变。2025年4月30日,县营商局协同县人社局、医保局、市监局等部门组成移动服务工作队伍,走进拜泉镇育新社区开展“行走的办事大厅”进社区活动。

龙海漳浦两地党政联动考察 共绘高质量发展新蓝图

4月15日下午,福建省漳州市龙海区委书记叶毓、区长陈艺章、区人大常委会主任林文生、区政协主席洪海涛带领龙海区党政代表团到漳浦县考察交流,增进感情、互学互促、深化合作,携手共创两地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鞍山多部门联动推进民生保障 聚焦就业医疗养老等重点领域

4月11日,辽宁鞍山市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奋进决胜年 鞍山勇争先”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鞍山市人社局、市卫健委、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鞍山市保障和改善民生,多措并举稳就业促增收工作进展和亮点特色;强化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工作;聚焦“一老一小”优化服务,提高各类特殊困难群体基本生活保障水平方面的有关情况

黑龙江克山县:城乡养老政策“声”入人心 服务创新普惠全民

为进一步提升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简称新农保)政策的知晓度和参保率,切实解决群众在参保过程中遇到的疑问,政务服务中心于2月26日上午通过微信视频号和抖音平台同步开展了新农保专场直播。本次直播吸引了2.5万人次观看,吸纳粉丝200余人,收获观众点赞和好评3000余条,解答群众问题近200个,取得了显著的宣传效果。

黑龙江讷河市:稳住粮食保供 基本盘,争做现代农业 排头兵

讷河市深入落实齐齐哈尔粮食产能提升工程,坚持守好 “责任田”、打造“示范田”、发展“高产田”协同配套,全面提高粮食综合产能,积极争当黑龙江全省县域粮食供给排头兵。2024年粮食总产量同比增长4. 2% 。党政同责稳基础,守好“ 责任田”始终把多种粮、种好粮作为首要政治担当,坚决扛稳扛牢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强化组织抓落实。

厦门银企精准对接 为中小企业发展注入金融“活水”

2月21日,由厦门市工信局、市委金融办主办的厦门市优质中小企业产融合作对接会顺利举办。近百位来自全市专精特新企业、金融机构及投资机构的代表现场参与活动。厦门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产融对接会是厦门奋力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返回
顶部